鹅,比想象中得自己更漂亮。原来丑小鸭终究只是丑小鸭。
回家的路上,女孩没有说话,但妈妈知道,女孩受了伤。
女孩渐渐长大了,身边的朋友们个个“女大十八变”,出落得愈发漂亮了,而女孩依然平凡。平凡的女孩很乖巧,从不张扬。她从不和一群女孩疯疯癫癫得出去玩,也不会在课间谈论各种小道消息。她只是很安静的坐在教室一角,沉浸在手中的书中;或是悠闲的漫步在林荫间,倾听落叶的声响。女孩和每个人都保持着淡淡的关系,没有人知道女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平凡的女孩也做着属于自己的梦,她也曾喜欢过班上的一个男生。男生长的高高大大,却很细心。他会随手捡起身边的一张纸屑,然后经过女孩的桌前,把它扔进垃圾箱。男生成绩不错,篮球更是一级棒。女孩常站在楼顶看着远处的篮球场上,男生运动的身影,数着他投篮的次数。男生也会在偶然的回首间瞥见女孩的身影。女孩知道男生不会注意到自己,自己不会对男生说些什么,这只是女孩的一个梦,总会有梦醒的一天。一天下午,当女孩看见迎面而来的男生以及男生身边漂亮的女生时,她明白,这一天到了。女孩第一次躲过了男生,也躲过了男生欲言又止的目光。女孩仿佛又想起了儿时的那条白色舞裙。
女孩最大的梦想是去法国。女孩喜欢法国的浪漫,常常幻想着有一天能坐在香谢丽舍大街旁的coffeebar里,品尝着略带酸味的法国咖啡,悠闲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或是登上高耸的艾菲尔铁塔上,眺望脚下的整个欧洲大地;盼望着有一天能走进世界闻名的罗浮宫,欣赏其展示了百年的世界顶极艺术品;或是站在凯旋门前,亲身感受当年战士们凯旋而归的盛大场面。为了实现她的法国浪漫之旅,女孩不仅学好了英语,还在课余学习了法语。女孩的法语说得好极了,那清晰的吐字,优美的发音如轻蔓的音乐一般,使人沉醉。
连女孩的法语老师也赞赏不已。妈妈很支持女孩,她知道女孩正朝着她的梦想坚定的走着。
女孩要参加高考了。女孩与妈妈在填志愿上产生了分歧。妈妈对女孩的理想一贯支持,只是女孩的中等成绩,让妈妈有些担忧,毕竟高考不是儿戏,它决定着女孩的一生。而女孩对自己的梦想当然坚持到底。一场冷战后,女孩终于说服了妈妈支持自己的决定。填志愿的那一刻,女孩也有了一丝动摇。女孩害怕,害怕自己的法国之梦也会像那条白舞裙一样,永远不会属于她。片刻的犹豫过后,女孩还是坚定的在第一志愿那一栏写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身边的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不明白原本平凡的女孩,怎会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决定。老师也觉得女孩的选择太冒险了,然而当老师面对着女孩满书柜的有关于法国的原版资料及女孩认真而专注的目光时,老师被感动了,她也支持女孩的梦想。
接下来的2个月,女孩完全埋头于高考的复习中,并在老师的全力帮助下渐渐进步。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的来回奔波,让女孩原本平凡的脸庞变得更加憔悴。而女孩的精神却是充实的,因为她正亲手将自己多年的梦想变为现实。渐渐的,女孩的梦想不仅支撑着自己,更成了全班同学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精神支柱。平凡的女孩不再平凡。要参加口试了,那条白色的舞裙又一次显现在女孩的脑海中,女孩有些胆怯了。伤口虽然痊愈了,可抹不去的伤疤却依旧提醒着女孩受伤时痛。只有妈妈能理解女孩的心情。眼看着举步不前的女孩,妈妈与老师商量了一番。
口试那天,女孩不情愿的穿上了妈妈特意准备的白色长裙。女孩不明白妈妈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却不忍心辜负了妈妈的一番好意。在妈妈的陪同下,女孩来到了憧憬已久的外国语大学。却意外的发现,全班同学都等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