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景象。特别是齐山植物园,那满目的绿,让人心醉。
来到齐山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块巨大的、平滑的石头,石头正面刻着“齐山植物园”五个大字,背面刻着齐山植物园的来历。石头的周围花团锦簇,好像给这块大石头编了个美丽的花环。
再走进去,就能看到一个郁郁葱葱的世界,绿色的树和绿色的草仿佛连成一片,似乎每一方绿色都有一个生命在跳动。一棵棵树被人们修得奇形怪状,有的树像几个球叠在一起,成了一串绿色的糖葫芦;有的被修成了圣诞树的样子;有的树虽然矮矮的,但是很茂盛,像一顶绿色的大伞。小草从地上探出头来,颜色说是嫩绿,更是鹅黄。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瀑布了。一穿过狭窄的山洞,就能看见瀑布了。太阳筛下的一束金光,顺着直泻而下的水流,仿佛是在瀑布那条白帘上倾倒了一碗金色的珍珠。这条瀑布虽然没“水火泉”的神奇,也没有“珍珠泉”能冒彩色水泡的“特殊本领”,但是它有着自己的风格。水都流到了一个小池里,小池里的水清澈见底,都能看见一条条小鱼在游来游去,正在玩游戏呢!
绿,让齐山植物园充满了生机,它像一幅绿色的画卷让人百看不厌!
【每日写作指导:应用文作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必读】
1、题解
应用文就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直接地用于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常用文体,如公文、启事、书信、广告、收据等等,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它,因此应学会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2、理由
为什么要学会写应用文呢?
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就可以理解了,一个外号叫“文学家”的气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一个水灾频繁的县里工作,县里让他到烈马河上游水文站里负责报告汛情的工作。烈马河的水位在汛期涨落厉害,县里便要根据上游水文站的报告来安排防汛事务。“文学家”到站不久,就给县里发回了第一份水情报告。县长一看,报告里尽是对水文站的描写,什么“青山壁立,直指蓝天”、“沟壑深邃,似乎无底”,头两页都是这类东西,县长笑笑,把报告压在公文夹里办别的事情去了,自言自语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哪有时间欣赏他的景物描写呢?”县长边往办公室外走,又边想道:“文学家”写的是“汛情报告”呀,不会一点不说汛情吧?于是县长退回办公室从公文夹里抽出“文学家”的报告再读下去,读到快结尾的地方,才见写道:“昨日狂雨一阵,烈马水位上升。()山间雾气腾腾,雨量400毫升。”县长一看,倒吸一口冷气;“哎呀,好在我又看了这报告,乖乖,400毫升狂雨,烈马河该水位上升4米,这是特大的汛情了。”他几乎是跑出办公室,召集县机关所有人到烈马河沿河各乡组织防大汛。那烈马河的堤坝上,白天是人,大家忙着抬土,增高堤岸,夜里也是一堤灯火,照样工作。可是汛期一直没到。县长只好派人到上游水文站了解情况,才知是“文学家”只记得堆砌词藻,胡乱描写,把“雨量四个毫升”写成“400毫升”,扩大了一百倍。县长把“文学家”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403/20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