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什么?我的快乐是无忧无虑地畅游在“香甜”的书海里,没人打扰,那该是多么愉快呀!我的快乐也是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我的人,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有一次,我梦想着未来: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快乐地给予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知识,快乐地把自己身上的阳光,洒到祖国新一代的花朵儿身上,任由他们茁壮成长。“哎哟!疼死我了!”突然,一阵细微的声音打破了我的“美梦”,我跑了出去,只见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手中的米洒了一地,我立即直冲上前,使出吃奶的劲儿,把老奶奶直“拽”上天,我把老奶奶拉起来之后,便细心地帮她拍去身上的灰尘,然后对她说:“老奶奶,你先休息会儿,我来帮你捡米吧!”我边说边做。掉在地上的米粒还真多呀!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捡不完的。豆大的汗珠顽皮地滚下来,身旁的老奶奶时不时地让我休息会,我总是推辞说:“不用了,马上就好。”终于捡完了,老奶奶十分感谢我,我也害羞地说:“老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也没有多大功劳!”老奶奶要回家了,我把她送回家。一路上,老奶奶直夸我是个懂事的小姑娘,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还要快乐。
我快乐,你快乐,大家一起快乐。我会继续快乐下去,你呢?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3、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401/20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