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成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更离不开自己的刻苦努力。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成功源于自己。
成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大家向往成功,却不一定成功。
由于人的各方面不同,做事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他们懒惰,总是想着怎么才能不劳而获,总是等待机会从空而降,却不知道一切不是源于幻想和等待,而是源于自己;有的人,他们勤奋,总是想着怎么才能努力到极致,总是在追逐早已离去的,却不知道新的机会已经站在身后;有的人,他们虽然聪明却懒惰,总是认为懒惰可以驾驭聪明的头脑,却不知道懒惰已经取代了一切;世界上,还有一种独特的人,他们用机智驾驭一切,用勤奋装饰一切,取得了皇冠——成功。
人,是不断变化的。有人伸手就能抓住想要的,而有些人怎么努力都抓不住,摸不着,最后只能转头离去。
记住:成功源于自己,取决于自己。
【写作指导:思辨,高考议论作文“核元素”】
大家都知道,高考作文大都是以考“议论文”为主的。因此,在文章里能够以“哲理思辨”来表达,就十分重要!所谓“思辨”,简而言之,就是“思考辨析”。那么,你怎么去“思考辨析”呢?在此教你学会四种“思辨”表现形式。
第一种,内涵周密的思辨性。在撰写文章的前夕,你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全面的审察,不要遗漏一个议说的可能项。比如,我曾出过一道题为《谈“学问”》的大作文,请应届毕业生来习作。不少同学都东拉西扯的说了不少道理,然而却不能“科学周密”地将“学问”的全部内容论证到。我在进行作文评讲的时候,就给同学们写了下面四个写作提纲,它们分别是:(1)、“只学不问”,是“掉书袋”;(2)、“只问不学”,是“偷懒虫”;(3)、“不学不问”,是“大白痴”;(4)、“又学又问”,是“智慧人”。我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告诉同学们:“学”与“问”,实际上它有四种辩证关系。所以,你在论说时,一定要“面面俱到、不可缺一”。由于“人生阅历与实践经验”的不足,同学们在撰写作文时,往往会“挂一漏十、偏面不全”。而改变这一毛病的最有效方法,那就是多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观察、体验、了解”之。
第二种,开掘深邃的思辨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它都是“一分为二”的。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你对2011年的上海高考大作文,就不会有误解了。比如,我曾出过一道有关牙买加百米女运动员奥迪的材料作文,全文如下:“42岁的奥迪,在国内参加选拔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百米竞争。()我们知道,一般运动员的最佳竞技时期是18岁到25岁。然而42岁的奥迪,在预赛里就被淘汰了,因为她没有跑入国际田联规定的百米比赛起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312/20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