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做眼泪。从小就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眼眶里。有一天,妈妈告诉我,我长大了,有一个东西会夺走我的生命,他是我的对手,它叫做悲伤。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长大”“对手”,我没有惧怕,而是勇敢地面对他。
当他来袭时,我拼命的躲在一角,捂着耳朵。宁愿当一个无情者,也不愿听了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后失掉生命。
渐渐的,悲伤对我的伤害没那么大了,可我还防着他,并准备让他一直当我的对手。
一日,悲伤又来了。他告诉我,有一个小女孩是孤儿,生活在福利院里,由于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一直没有人愿意领养她。
悲伤所说的话,触动了我的心。我们眼泪家族没有泪可以生育。我们都是机器制造出来的,由大眼泪来抚养。我是那一批眼泪中最瘦弱的,很难抚养成大眼泪。我永远记得大眼泪们嫌弃我的眼神,只有妈妈,她拥抱时那慈祥的微笑令那时脆弱的我心中找到了一丝安抚。
我差点忘了防备悲伤,就在我纵身一跃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什么。我又躲在了角落里。悲伤沮丧地走了。
如往常一样,悲伤又开始念经了,我还是躲在一旁。这时一个名叫幸福的来了。他告诉我,小女孩找到养父母了,是一对刚刚失去了孩子的夫妇。
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种东西在涌动。一幕幕妈妈照料我的画面倒影在我的眼帘。我夺眶而出,看见小女孩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微笑,随即流下了幸福的眼泪,那一瞬,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最灿烂的一瞬。
我死了,却没有留下一丝遗憾。我虽然输给了对手幸福,但我不曾伤心,因为我是因幸福而泪!
【写作指导:中学生随笔写作方法】
随笔和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其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但随笔看似随意,实则费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上随处得题,信手拈来,借题生发。它的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达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它的思路不拘泥于一点静止不动,而是如行云流水般通达酣畅。当然,中学生的随笔写作与作家们的随笔创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写作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即随意、自由、小巧、雅致、隽永,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显出自己的性灵,给读者“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感动”、“一点启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随笔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产生思想。所谓“灵犀一动,心有所感”,“乘兴走笔,倚马可待”,说的就是这种情景。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