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蜂拥一般地跑出教室。宁静的校园顿时沸腾了起来。对同学们来说这十分钟可是十分宝贵的,一点也不能耽误。
教室里。看!我们班的小博士们还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书,一会儿画画好词,一会儿做做笔记,“哦”想必他们的眼镜就是这样来的吧!还有的同学在闭目养神,做着眼保健操,好像周围的一切和他无关似的。教室里最有人气的要数我们班的“小广播”了。瞧!他正在高谈阔论,讲述自己昨天的见闻,自己讲的是声情并茂,周围的同学听的更是津津有味,不时还有几个来晚的,在想办法挤进去。
再来看看走廊。有一些“清高”的男生女生,正在极目远眺,看着远处的山,仿佛想把那座山看穿;有的仰头在看天上的云,偶尔还低头瞥一眼楼下同学的举动;你听“刷刷”的声音,原来是几个称职的值日生,发现楼道脏了,正在打扫卫生,见到那些乱扔垃圾的同学不时还嘟囔两句;还有几个喜欢称兄道弟的同学,勾肩搭背,边打边闹,走到楼梯口,索性直接坐在楼梯上,“嗖”的一滑而下。
最有活力的,莫过于操场了。跑道上,有几个争强好胜的同学在比赛短跑;再看足球场和篮球场,那可是我们男生的天下。那些偏低的同学在足球场上,你拥我挤争先恐后的抢着足球。那些个子高的同学在篮球场上打篮球,看,一个漂亮的三分投篮,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而我们的女生呢?哦!都在我们的羽毛球场上,瞧,她们精彩的发球过网一点也不输于男生。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走进教室,沸腾的校园又变得宁静下来了。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几种训练模式】
以前,我们的作文课堂缺少真正的写作指导,习作茫然无路,“一句话告知写作题目,找两篇范文读给学生”这是许多习作课常见的现象。但这样的指导学生仍不知道选材如何,如何构思之意。他们把例文当成“权威”,但孩子们还不知自己已失去了怀疑的目光,自己的创造性就停滞不前了。只靠模仿效率低,人云亦云无个性。
在不断的实践和修改中,有几种训练模式效果颇佳:
1、“一课一练”,沙里淘金
作文教学不能孤立起来,它姓“语”,更姓“小”。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切主题鲜明,系统性强,一课中值得学习的写法有好几种,面面俱到不现实。我“沙里淘金”一课不确定一种写法学习,有了强烈的针对性才有效果的保证。《野草。》一文作者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思想隐含在对小草与种子的赞美中,这种写法含蕴而富有启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课的训练点就不确定为“象征”写法,《白衣天使》倒叙的写法开卷兴波,一开始就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本课写法学习确定为“倒叙”。
2、规范指导,心明手顺
我们长低估学生的理解力,写法叙述不规范。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主意为将军……句则其裨将……如通篇主意间架未定,监期逐旋慕拟,用尽心力,不足文矣。”但同学常在老师评语中看到“无中心”,其实80%的同学在动笔之前没有接收到规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