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家里没人,老妈上班前给我包了20个饺子放在案上,让我自己下饺子吃。
中午1点左右,我肚子饿的咕咕叫,我受不了,只好走到厨房准备下饺子吃。我先把锅盖打开,倒入半锅水,然后开火,几分钟后,水开了,我小心翼翼的将饺子一个一个的放入锅里,盖上盖子。我站在锅旁,看到锅底的火苗均匀地扑向锅的周围,我不时地揭开锅盖,用漏勺搅拌生怕粘在锅底,又记得妈妈说“肉饺子至少要煮十分钟时间,要不然,会吃坏肚子,于是,我接了点凉水,只要发现溢锅,就加几滴凉水,就这样十分钟过去了。饺子煮好了,我关火,关气,再次将锅盖打开,饺子全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娃娃的笑脸。我迫不及待取了一个盘子,用漏勺从锅里捞出饺子,盛在盘子里。并且把盘子放在案板上,拿出一双筷子,一手拿筷子,一手端盘子来到了客厅,我将盘子先放到茶几上,再将筷子搁到盘子上面,我再次回到了厨房,拿出了一个小碗,往里面倒些醋,放一小勺盐,点一点味精,又滴了几滴香油,用一个小勺将它搅匀,汁就调好了,我将它端到客厅也放在了茶几上,又来到阳台,端了一个凳子上,放在茶几一旁,我坐到凳子上,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往汁里面蘸,又夹了出来,放进我的嘴里,哇!好烫啊!我差点吐到地上,我猛地一咽,像吃了一个‘烫心丸’一般。
吃着美味的饺子,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种感觉即香又甜,我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渗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可要多写几笔”的写法指导;六是学生拿出自拍的相片向同桌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做方法点拨与引导,促使习作技能的渐趋熟练;七是老师朗读下水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八是学生当堂独立写作,二十分钟完成三四百字;九是作文点评,鼓励赏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