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鼓励也是一种力量。有了鼓励,我们就能从失败中站起来;有了鼓励,我们才能正视失败。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与失败有关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位小男孩,他很喜欢拉小提琴,但是他拉的非常难听,那声音犹如锯床腿。他的爸爸每次一听到这种声音,都会责备他。有一次,居然对这个小男孩说,以后要拉琴就到外面去拉,别在家中拉。这个孩子只能来到楼下花园没人的地方拉,一次,当他认真地把琴拉完时,发现旁边坐了一个老婆婆静静地听。这个小男孩走到老婆婆身边礼貌的对她说:“对不起,吵到您了”。说完他就准备走,老婆婆摸了摸他的头说:“小朋友,别走呀,接着拉,放心吧,我听不见的”。这个小男孩突然大声地叫了一声,那婆婆还是那么安静慈祥的坐着,当小男孩确认了她真的听不见时,就接着拉,每次拉完老婆婆都说好。从此,他每天愉快地来到这个地方拉琴,每次拉琴老婆婆都在跟前拍着手鼓励他。过了几个月,那个小男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小提琴演奏会,他的父母也去观赏,不可思议的是小男孩居然在演奏会上脱颖而出成为全校第一名。他爸爸激动地问:“哪位高人指点你的,孩子。”这个小男孩也说不出所以然。有一天,这个小男孩接到市级小提琴演奏协会的录取通知书,小男孩才知道那位老婆婆是市小提琴协会的会长,同时她还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
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心里有所触动吗?其实鼓励有时也会改变人的一生,同学们请放下骄傲,将你们鼓励、赞美的语言,毫不吝啬的奉献给那些需要走出困惑的人,也许布满阴霾的脸上,会会因为你的鼓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渗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可要多写几笔”的写法指导;六是学生拿出自拍的相片向同桌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做方法点拨与引导,促使习作技能的渐趋熟练;七是老师朗读下水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八是学生当堂独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