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操场,在教学楼的前面,里面有高大的篮球框和各种运动器材,还有椭圆形的绿色塑胶跑道,我们在这里玩耍、锻炼,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操场上有欢乐和安静的时候。每当下课铃响起,我们像小鸟一样“飞”下教学楼,来到操场上尽情的玩耍,有的三五成群一起说笑、有的独个跑跳,有的踢毽子、有的玩儿沙包,有的还打起篮球来,热闹极了。每当同学们玩儿的正尽兴时,“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起来,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到了教室,操场好像在说:我会等着你们,下课一定要再来玩儿啊。这时它会静静地聆听我们的读书声。
操场上有庄严的时候。每到周一升旗时,我们会身着穿整齐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随着国歌的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高高地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这时的我们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而操场上的塑胶跑道就是鲜花下的绿叶,默默地衬托着我们,天上白云飘荡,空中红旗飘扬,操场上盛开的“鲜花”,组成了一幅令人如痴如醉的画面。
操场上还有喜悦的时候。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又开始了,随着“砰”的一声,发令木仓响了,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的箭,脚下像踩着风,争先恐后冲向终点,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加油鼓劲,操场上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加油”,这时,我们班的运动员第一个到达了终点,同学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叫着、笑着,喜悦的泪水也跟着撒了下来,操场上的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操场上不仅有我们的欢乐,也铺洒了我们的汗水和泪水,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爱这个美丽的操场。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人物心理间接描写“四法”】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