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世事茫然,一路走来,总归执著于得到与失去,纷扰浮尘,何所持,何所往?
乱
暮鼓钟声响起,虔诚的玛雅人还在痴迷地追逐着神明,狰狞的面具下潜伏着愚昧无知,憾动筋骨的咒语却无法预见生命的枯竭。
那个血液被赋予最切合神明的圣物的年代,生命的祭祀便是唯一的生活宗旨。同胞间变相的互相残杀是对生命最完美的拯救。终于,期盼的鼓声、神秘的咒语声随着夕阳永远沉寂。太阳依旧在升起,却再也照不亮古玛雅的大地。
虔诚的守候终究没有得到神明的一丝垂怜,帽檐遮住了眼睛,翅膀里生出了镜头,飞过了四千年。
薄雾微笼,浅浅的朝阳疲惫地照亮迷茫的京城。朗朗的读书声被迫沉寂。纷飞满目的大字报淹没了文化的疮痍。极端膨胀的“左”倾势力恣意践踏着科学的肢体,无数优秀的文化宝藏在那个疯狂扼杀人性的年代被尽数倾泻挖空。一座座历史的城堡被贪婪地掩埋,瘫疾的文化写着们艰难地执著着……
美丽的变成了丑陋的,高贵的变成了低贱的,独立的变成了附庸的,思想的变成了盲从的……文革,这个摒弃科学的荒谬的革命,在中国人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伤疤。
如果愚昧没有成为社会前进的桎枯,历史的车轮又将在玛雅古城和华夏大地碾过怎样的轨迹?
持
“今日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当高考有承载选拔人才的专列演变为人们眼中能够进入上流社会的工具的年代,我中国少年还想与国不老?我少年中国还如何与日无疆?
千军万马在钢索上匍匐前进,狭隘的缝隙滋生了一曲思想扭曲的悲哀之鸣。在这片狭隘的缝隙中,学术沦为工具。人性的本心被物质和欲望充斥和填满,他们为生活而高考,他们为现实而不择手段。孤独的孩子伫立在茫茫尘世中,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昏黄的灯火掩映着学子们微薄的目光,在山无枝,天地合的世界中,我们在板凳上坐穿过眼、坐穿云烟。数字撑起天,脚下是电与磁交叉满目的深渊。低下头脖子会疼,抬起头眼泪自然而流。或许,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更现实的现实。清心寡欲太难,高考的神明降下双刃剑的时候,我们却有能力选择正确航向。知识不是毁灭人生的木仓支弹药,那到底是什么葬送了那些寒门学子的热血?
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两千年前,孟子心中的大同之道至今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美好社会的根基由人类来建设,科学将是实现宏图最宝贵的财富。
活在当下瞭望科学的金字塔,爱在左,知识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梦不是故乡,一觉醒来,无处可寻。用现在所拥有的去创造未来,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科学的白马拉着用人文的车轮支撑着着的生活的马车,在未来的大道上奔踏前行,这条路并不通往美丽的故乡,未知的前方需要亲眼以见,亲耳以闻,亲身以受后才有意义。
白马拉着车像时间一样永不停止,在这一径归途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