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韶山之旅
,好象都为之动容!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就是毛主席故居了,毛主席童年,少年就在那儿度过。哇!在青山环抱中,有一撞“凹”字形老宅,宅一边由砖瓦盖成,另一边则是土砖房,古朴而端庄。没想到就这麽一撞宅子,居然能吸引这麽多人来观看,其中有老有少,还有几个老外呢!这是怎么回事?我带着好奇心,随着人流走了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堂屋,堂屋的家居很简朴,而就是这套简朴的家具还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呢!离开堂屋,向左走,拐进了他家的厨房。这厨房里没有先进的液化气,没有灶台,只有几个用土坯挖成的大洞,那叫做“灶洞”,是用来做饭的。那时侯也没有水龙头,要用水还得从井里提,很不方便。走过厨房,穿过几条走廊,就到了卧室。你瞧,一张木板床,一张四方桌,一张长凳,就构成了整个卧室,最醒目的就是贴在墙上的两张黑白照了。第一张是毛主席的母亲文氏带着他的弟弟照的,第二张则是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照的。整个卧室的摆设仅此而已。一出后门,就是后山了,毛主席小时候就在这儿砍柴、放牛。
这时,杨老师又介绍到: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非常爱劳动,爱学习,经常帮妈妈砍柴、放牛、纺纱,每天累到晚上深夜还不睡觉,坚持学习。毛主席1910年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寻求革命真理。在离乡前,他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1921年回到韶山,教育全家人投身革命,告诉他们要:“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家人受了他的教育,都投身革命,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献给了祖国。
夕阳夕下,我们踏上了归途,此刻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我耳边又响起了这么一首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h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