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端午节,我和奶奶包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粽子,我们吃的津津有味,于是,一大锅粽子几天就吃光了。
我们先准备好材料,材料有红枣、糯米、肉、粽叶、棉绳。材料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吧!我上蹿下跳,左看右瞧,像只活泼的小猴子。只见奶奶先把两片粽叶放在一起,这成了个三角形,接着又放了一点糯米,然后放了超大版的肉,最后,奶奶手口并用,那只粽子被“五花大绑”了起来(ohyes,奶奶第一个包的就是我最喜欢的口味——肉粽)过了一会儿奶奶把肉粽全部包好了,现在要包甜粽咯!包甜粽当然要叫上我,所以,我出场了。我先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弄成三角形,接着放一点糯米,然后加上两颗大红枣,再放上一些糯米,最后,再缠上线,可我学着奶奶的模样手足并用,可粽子就不听话,里面的米爱跑来跑去,我心想:这粽子到没弄好,我的手先被缠着了!这是,奶奶来帮我忙了,她快速地把粽子用棉线缠好了,我看着自己的“战利品”嘴角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这件事让我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我们要去实践,要去体验。我吃着粽子,脑海里不断付出这道理。
【篇二:包粽子_650字】
星期一下午,班级组织包粽子活动。我们都带着线,粽叶、糯米、大枣等,准备学习包粽子。
刚上课,孙家志拿着包粽子的材料上了讲台,说:“这节班会我来教大家包粽子,请大家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我们异口同声:“好!”孙家志说:“拿出两片粽叶,然后折成漏斗形状,当然“漏斗”底部不能有口。要不然在后面装米的时候会漏的。”我根据孙家志的折法,拿出两片粽叶折了起来,很快就成功,折成了漏斗形,我心中暗暗高兴:好简单,晚上能吃到粽子楼!孙家志接着说:“然后装上米,注意不能放太满,也不能放太少,总之要让粽子鼓起来。”我想:鼓起来?那好办。我一次放了很多米,有8成满时我便停止了放米。突然,我的视线转移到我的大枣上,心想:光有米不行啊,放点大枣,还有甜的滋味多好啊。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放上了一颗大枣。这时,孙家志说:“将上部分的叶子扣住装着米的漏斗。然后用线系上,最后打个结。”我呆了一下子。感觉有些难。我小心翼翼的用上部分的叶子缓慢的扣上,拿出线。我想:应该怎么系线好呢?刚刚小心翼翼的我顿时粗鲁起来,拿起绳子草草地绕了好几圈,最后在粽子中间系了个死结。就算完成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成功了。可是好景不长,刚放下粽子打算告诉大家时,粽子的线松了,差一点露出米来。我立刻举手问:“孙家志,我的线怎么松了?认为挺使劲。”孙家志过来看了看说:“你使劲绕上几圈后再多打几个结才行。”根据孙家志的说法,我立刻匆匆忙忙的干起来。很快我真的成功了,粽子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感觉十分漂亮。
这次包粽子使我懂得了:做事情一定要仔细,细心,不能草率,更不能粗鲁。
【篇三:包粽子_5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坐在圆桌旁,讨论着怎样过端午节,忽然,我想到一个主意,就说:“我们自己包粽子,自己吃,怎么样啊()?”“好!”爸妈齐声回答。
我们把包粽子的外壳,去买来,就开始包粽子了,先把洗净的糯米放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