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着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看了书不仅能提高写作文的能力,还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在此,我就要向大家证实这一点。
想当年,老师问我们大家:“谁读过世界四大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寓言两则》?”班里面只有我举起了手,四年级的时候,我读完了中国四大名着《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也许是我从小与书有缘,从我识字的时候开始,我就闹着妈妈带我去买书。买的都是一些关于写日记的书,我五岁的时候开始学着写日记,我先是抄日记书上面的,到了六岁我才真正的学会了写日记,到了七岁,我渐渐的学会了看图写作。八岁时,我已能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了。然而,这些都是书的功劳,如果不是我常常看书,恐怕到了现在我都没能学会写作。我很感谢书也很感谢那些写书的人。他们使我快乐了起来。
看书是一种习惯,准确的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我不说你也知道。但他还有坏处,你知道吗?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在为此发愁,除了埋怨和批评孩子,有多少人能从作文教学本身来反思一下,从教师或家长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呢?
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先帮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觉得做家务活很累且没意思。平时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怕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干家务,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了,不然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给别人当保姆。
这个小女孩的作文虽然谈不上“高尚”,却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写。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问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干。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
教师和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来都没错,但她们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都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指点,正是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的最大技巧,就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并有东西可写。
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被搞乱了。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在写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所以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该写什么。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通病: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的,找不到素材和观点,拼了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402/20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