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爱,和母亲的爱是一样的。
有一天,我一直跑过来跑过去。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我抱着书本王老师的桌子上放,再抱另一本。老师好奇的说:“今天怎么那么勤快?”我不好意思的说:“想找点事做。”从那一天起,我就敢和老师说话,一天老师看见我的手冰冰凉凉的,老师就拿出一个膏药往我手上涂。不管我怎样说,老师都要给我涂。老师说:“下课的时候要搓手,不然这膏就白涂了。下课以后,我使劲搓,搓的不仅是手,还有老师的爱。放学后,我的手就不在僵硬,而变得暖乎乎的。
老师的爱,是只有母亲的爱才能相比的。
【写作指导:写好话题作文的三个要点】
一、从提示材料中引申话题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作文题兼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特点,是作文命题的突破和发展。与一般话题作文相比,本题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确立话题的依据。()正如提示语中所说,“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那么,这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这点不清楚,作文就无从下笔。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掌握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只有仔细阅读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内涵,确定一个写作的话题,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
上述材料中,关键的句子是“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就等于告诉了我们:只有深入事物内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跳出事物本身,才能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事物,而不被事物的表面和局部迷惑。其实质说的是“内与外的辩正关系”,这其中的道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定类似的地方。
从材料的内涵和性质来看,谈的是“内”与“外”两个方面的辩正关系,确定话题时应该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因此,该题的话题我们可以确定为“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二、从提示语中挖掘话题
有的材料仅仅提供给我们一种表象的东西,就像是举例,而没有揭示出实质性内容,作文的实质往往隐含在提示语中。这时我们就不能只关注材料,更主要的是要关注提示语,并认真分析,明确话题。
例2: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地上总有它的一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401/20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