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天气很闷,没有一丝风,树梢一动不动,人好像走进了没有窗户的房间。天阴沉沉的,好像一张忧伤的脸,布满了愁云。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蟋蟀们也烦躁地鸣叫着,蝉更是扯着嗓子拼命地叫“知了知了“,就知道天要下雨了。不一会儿狂风就刮个不停,它抓起尘土沙石往空中抛,它抱住每一棵树用力摇。小树折弯了腰,大树也痛得”哇哇“叫。一道电光,划破了黑色天幕,好像一把利剑,把天空劈成了两半。雷,好像一个凶恶的巨人,在天上怒吼。
我急急忙忙回家,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粗大的雨点打在屋顶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像一层薄薄的烟,笼罩在屋顶上。人们撑着雨伞,多像开出了一朵朵伞花。
雨停了,大地好像洗了一个澡,变的干干净净的,草呀、树呀更绿了,花儿更艳了。抬头一看,一条美丽的彩虹横跨在空中,好像在天上搭起了一座又亮又长的七彩拱桥。
下了雨之后,外面的空气更新鲜了。
【写作指导:中学生随笔写作方法】
随笔和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其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但随笔看似随意,实则费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上随处得题,信手拈来,借题生发。它的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达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它的思路不拘泥于一点静止不动,而是如行云流水般通达酣畅。当然,中学生的随笔写作与作家们的随笔创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写作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即随意、自由、小巧、雅致、隽永,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显出自己的性灵,给读者“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感动”、“一点启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随笔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产生思想。所谓“灵犀一动,心有所感”,“乘兴走笔,倚马可待”,说的就是这种情景。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就可能失之交臂。所以,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得别具意味,引人人胜,令人回味。
二、真实
余秋雨说:“散文是一种不带什么表演意识的直白坦示,在散文中的任何矫情、空泛、玩弄比在其他文体中更让人难受。”“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自立首先是一种心态的自立。”这段话启发我们,随笔最擅长的是以一颗真诚的心。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