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个踩着一个游龙板在小区里自由自在的飞驰的小男孩了吗?那就是我。
最近我正在滑游龙板,起初还要扶着墙壁,前脚小心翼翼地踩在板上,后脚开足马力拼命摇啊摇,游龙板才跟个蜗牛似的缓缓前行。可我松开手时,游龙板立刻变得不平衡起来,一会向左倾,一会向右斜,仿佛一个醉酒的大汉,怎么也站不稳。吓得我连忙扶住墙壁,生怕摔个四脚朝天。
我可不甘心就这么滑下去,求妈妈来当我的移动“墙壁”。我双手摁在妈妈的肩膀上,前脚先上板,等稳住之后,后脚立刻上板,然后拼命地摇啊摇,游龙板慢悠悠地前进,我兴奋极了。松开一只手,呀,找到平衡了!我高兴地大喊:“耶!成功了!”可还没等我喊完,游龙板一晃,我摔了个嘴啃泥。可可恶的移动“墙壁”却在旁边哈哈大笑。我并不气馁,爬起来从头再来。这次我小心翼翼地连大气也不敢出,慢慢地松开一只手,找到平衡了!我信心大增,又把另一只手从移动“墙壁”上松开,游龙板竟然没倒!我胆大起来,不断地把手从移动“墙壁”上移开,慢慢地,我知道如果游龙板晃了起来,我马上伸开双手,弓下身子,掌握平衡,又把它管得服服帖帖。在我的不懈努力和老妈的鼓励下,我只需助一下力,就可以在平地上自由地的飞驰了!
可我还要面临最后关卡——自己上板。我双脚一踩上板,立刻想找到平衡,可游龙板好像跟我唱反调似的,我一踩上板,它就罢工。妈妈建议说:“你不要太在意平衡,左脚先滑,右脚踏上就要摇起来,眼睛朝前方看。”我听取了妈妈的建议。再次上板的时候,右脚立刻摇起来,游龙板居然顺利地滑了出去,我一阵欢呼“耶!我终于成功了!”
看来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认真、不懈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扩展阅读:小学作文起步,学写动物的“三个要”】
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喜欢动物,像常见的鸡猫狗鸭,图书电视中认识的鸟兽鱼虫。但如果让他们去说、写这些动物,就会感到困难,就不乐意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呢?
一、观察要认真仔细
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这种动物的样子、习性等全面了解。一是要有顺序地写观察,比如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翠鸟》一文在介绍翠鸟外形时,先总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分述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写它“小巧玲珑”。二是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对它的大小、外形、毛色、叫声及生活习性了解清楚。《鲸》一文中对鲸的生活习性印象就比较深刻。三是要反复观察,因为一次观察有可能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就需要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也有差异。如:公鸡和母鸡,公鸡羽毛较鲜艳,会打鸣,喜欢抢食,会欺负母鸡;母鸡羽毛不如公鸡鲜艳,性情比较温和,下蛋时会咯咯叫。
二、描写要具体生动
有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作文时就有话可写了。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恰当描写,用丰富的语言写出这种动物的有关动作和神态。比如《翠鸟》一文中翠鸟捕鱼是这样写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段传神的文字,充分表现了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二是动静搭配。对动物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