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哥叫司旭,别看他才12岁,已经120多斤。一头黑色的头发,但是前面有一撮黄头发。皮肤白白的,脸上有几个小小的雀斑。小小的眼睛一笑就不见了。
表哥做事慢吞吞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我给表哥起了个外号叫‘大企鹅’。我表哥说一句话都要想半天,说出来加了许多文词,让大家听了捧腹大笑。表哥非常能吃,有一天,他在我家吃饭,他吃了两大碗米饭,和一盘红烧鸡块。妈妈问他吃饱了吗?他拍着鼓鼓的肚子说七分饱,让妈妈笑得前仰后合。
这就是我贪吃可爱的胖表哥。我很喜欢他,你喜欢他吗?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几种训练模式】
以前,我们的作文课堂缺少真正的写作指导,习作茫然无路,“一句话告知写作题目,找两篇范文读给学生”这是许多习作课常见的现象。但这样的指导学生仍不知道选材如何,如何构思之意。他们把例文当成“权威”,但孩子们还不知自己已失去了怀疑的目光,自己的创造性就停滞不前了。只靠模仿效率低,人云亦云无个性。
在不断的实践和修改中,有几种训练模式效果颇佳:
1、“一课一练”,沙里淘金
作文教学不能孤立起来,它姓“语”,更姓“小”。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切主题鲜明,系统性强,一课中值得学习的写法有好几种,面面俱到不现实。我“沙里淘金”一课不确定一种写法学习,有了强烈的针对性才有效果的保证。《野草。》一文作者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思想隐含在对小草与种子的赞美中,这种写法含蕴而富有启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课的训练点就不确定为“象征”写法,《白衣天使》倒叙的写法开卷兴波,一开始就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本课写法学习确定为“倒叙”。
2、规范指导,心明手顺
我们长低估学生的理解力,写法叙述不规范。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主意为将军……句则其裨将……如通篇主意间架未定,监期逐旋慕拟,用尽心力,不足文矣。”但同学常在老师评语中看到“无中心”,其实80%的同学在动笔之前没有接收到规范的指导,我们应明确告诉同学“作者通过材料反对的、赞成的就是中心。”几例后同学们就明白了主题对作文的统帅作用。
3、摘录笔记,活学巧用
语文学习重积累。如果你认为语文学习写于语文课本的话,那你就是一个失败的语文教师!我会向同学推荐相应量的课外读物,并规范“摘录笔记”,每周五天都有“专题”:“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佳篇有约”“荷尖练笔”“自由天地”。这五个专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同学,练习空间相对宽松。长期以来他们便从积累中学会应用,有时还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烂笔尖”不可忽视,它可减轻大脑记忆负担,比大脑记得准,有了这个孩子们仿佛拥有了一个“记忆库”,语言畅达就有保证了。
4、动感作文,魅力无穷
《课标》规定“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