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飘着雨的天气,淅淅沥沥地已下了好久了。这样的天气总让人压抑,我蹙着眉头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这个世界成了雨的海洋,天空无休无尽地向下倾倒着雨水,地上激起的水花,一个个炸开又慢慢汇聚成一个个小小的水塘。若不带伞,只消片刻,便会全身湿透。
妈妈把我护在伞下,突然我们身边有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小哥哥跑过去,他该是忘了带伞,把两只手捂在头顶,拔腿飞奔。雨滴毫不留情地砸在他身上,他身上已湿了一大片。妈妈连忙叫住他:“小朋友!”他应声停下一脸迷茫的看着我们,我把我带出来的伞撑开很快地把他拉到伞下。“你看你都淋湿了,你去哪儿?”妈妈说。我连忙插嘴说:“我们送你去好不好?”。“我去肯德基。”他有点怯生生的,不可思议地看着我们。“走吧。我们刚好去家友超市。”“阿姨、弟弟谢谢你们。我出门忘记带伞了真糟糕。”妈妈笑笑:“以后可别再忘了,这样淋雨容易着凉的。”我们三个人有说有笑地向超市走去。
这雨也似乎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