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假,我终于写完作业了,可以去新华书店看书了。可惜被我骑坏了的自行车不给力,我只好做公交车。
我上了公交车才发现人真多啊!我被挤在中间,有一种双脚离地、飞翔的感觉。终于等到下去了几个人,刚刚空出的座位马上被几个成年人几乎全占了,幸亏我手疾眼快,一下子抢到了一个宝贵的座位。终于有座位了,我高兴坐下后环顾了一下,发现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只有一只胳膊的年轻人。
这时,公交车缓缓地靠站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来了。售票员马上扶着他大声地问:“谁愿意给这位老人让个座?”一片寂静,售票员又提高嗓门喊了一遍,此时车厢内显得的更加寂静,静的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咚咚的心跳声。售票员只好走到一位穿校服的初中生面前说:“小伙子,麻烦你给这位老人让个座好吗?”那个学生摘下耳机,神了个懒腰说:“凭什么非得我让座啊?”这时,一个清脆的孩子的声音说“老爷爷请您做我的……”但是,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他的妈妈说:“坐好了,这么多人都不让,用你让啊?”这时,坐在我前面的年轻人用他仅有的一只手扶着车窗站起来说:“老人家,你做我这里吧!”
车厢内死一般的寂静。
他用仅有的一只胳膊扶着老人说:“慢点,慢点。”老人坐稳后感激地的对他说:“谢谢,你真是个好人啊”他只是微微一笑,开始慢慢的向前移动。
我突然为自己感到羞愧,羞愧刚刚售票员让我们让座时,我竟然想:别人不让,我也不让,我刚刚坐下,我才不让呢!我羞愧我是初中生……
“新华书店站到了”售票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紧下车,突然看见了一个背影,一个熟悉的背影。是他,是那个让座的年轻人,我站在那里,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他那空空的袖子在风中飘动。
我沉思,我羞愧。
那个背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写作指导:怎样培养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对学生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将作文交给老师,即算完成任务,而教师则花大量的时间批改后,再还给学生,而学生只是看一看分数与评语。这样,评价变成了作文教学的终结,而不是一个环节,同时由于教师只看到评价的评判功能,而忽略了心理调节功能,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受到了挫伤,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我们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作了一些改革。
1、延时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一次性的,一旦分数定下来,即使修改的再好,也还是那个分数,学生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通常是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渴望重新修改作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
2、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liunianji/201311/20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