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是位于安徽境内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个周末,我、妈妈,大大小小共三十多位一起踏上了去月亮湾的旅途。
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月亮湾。我们匆匆放下行李,直奔漂流景区。在去的路上,导游介绍说:“漂流有两种选择,一是乘竹筏,比较安全,沿途可以慢慢欣赏两旁的景色;二是坐皮划艇,它比较惊险刺激。”我强烈要求坐皮划艇。
到了漂流地,放眼望去,山顶云雾缭绕,山上一片碧绿,溪水清澈见底。溪流的一边是高耸的大山,一边是布满鹅卵石的浅滩。我兴奋地直奔溪水。“哇!水好冰啊!”
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了皮划艇。一开始,水流比较湍急,我们的皮划艇漂流得还算顺利的,位居第二,可到了水流平缓区,皮划艇就不“听话”了,由于我和妈妈两个划得不协调,皮划艇不是在原地打转,就是触礁搁浅。妈妈一会叫我往左划,一会叫我往右划,两个人忙得手忙脚乱。
在整个五公里的漂流中,意外时常发生。在汹涌的激流中,皮划艇触到了暗礁,差点翻船;或者,撞上山壁,山壁的枝条刮伤我们的脸;或者,皮划艇冲上浅滩搁浅,任凭我们怎么划也没有用,于是,妈妈下水去拉,我拿浆用力顶住石头,把皮划艇推开。我和妈妈齐心协力,一次次脱险。到后来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妈妈鼓励我说:坚持就是胜利!就这样,我们划了五公里的水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通过这次漂流,我深深地体会到:困难面前我们不能低头,只要同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