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暑假快结束了,我们一家和干妈一家从爸爸工作的地方往洛阳赶。一路上,我们是玩回来的,特别开心。这一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河南境内,大家决定到八里沟再玩两天。
到了景点,我们找了家宾馆刚换了衣服和鞋子就迫不及待地到宾馆对面的小河边玩。爸爸带着我和斗斗哥哥干脆下到河里一起捉起小鱼、小虾。忽然,爸爸一个趔趄、没站稳,鞋子立刻被调皮的小河拿了去……我是又担心又害怕,心里想着:这可怎么办呢?这拖鞋是宾馆的,要找不到的话,宾馆里的人可不一定怎么惩罚我们呢?……
这时,只听爸爸大声地对我喊起来:“月月,还愣着干嘛?快点来帮忙捞啊!”此时,我才反应过来:对,去把鞋从小河手里抢回来啊!我立刻来了精神,拿好捉鱼的网、跟着爸爸和哥哥就去追鞋!小河好像在跟我们开玩笑,每当我们刚刚追上鞋子、伸出渔网要把鞋子捞回来的时候,小河就顽皮地把鞋推走了……我们只能继续往前追,一次、两次、三次……怎么也追不到,最后,我们终于失望了,因为,我们眼看着它掉到了一个“小瀑布”下面。完了、完了、完了,我们恐怕再也捞不上鞋来了,可是,我们仍怀着一丝希望去看了一眼——啊!太好了!这底下是一片小潭水,只见鞋儿再也走不动了,正在水面上悠闲地玩呢……
我和斗斗急着往下跳,被眼疾手快的爸爸一把拦住了,他说:“这水有点深,先别下去!”只见爸爸左手拿过我的渔网,右手拿上斗斗的长水木仓,左右开弓……终于把鞋子捞上来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别提多高兴了!
这件事情虽然很险,但是回想起来也挺好玩,追个鞋子,追出了一串串的笑声……回想着,回想着,我就又哈哈大笑了起来!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