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两下、三下……五十下。”“啊!又是一个五十,难道五十是我的克星?”我愤愤地说道,把绳子扔到了地上,随后,一屁股坐在了草坪上。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再跳一次,一边跳一边唱,不要数,我帮你数数,你千万不要紧张哦!加油。”“好吧,我再试一次。”我不太情愿地拿起绳子边跳边唱,这时,一股春风轻轻吹来,把树上的叶子吹出了“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给我加油。
突然,我的双脚踩在了绳子上,我紧张地问妈妈:“是不是又是个五十?”“不,不,你太棒了,你战胜了自己,你跳了七十五个,你真了不起,了不起啊!”妈妈高兴地说。
“不会吧,妈妈,跳七十五个就了不起了?了不起是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诺贝尔发明烈性zhà药那样出色,能做出伟大的事情!”我说。
“伟大的发明固然是一种了不起,但对每个人而言战胜自我也是了不起,好孩子,你今天的表现就是了不起的。我们回家吧。”
“不,妈妈,我不想回家。我还要再跳一次!”我自信地拿起了绳子跳了起来。
“一、二、三……一百!”我居然跳了一百个!春风迎面吹来,柔柔的,轻轻的,我和妈妈手牵手高兴地回家了。
一路上,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明白了:了不起不仅指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是战胜自我!只要我们能努力克服自己的内心障碍,使自己比原来有进步就是了不起!我暗暗地对自己说:“我真了不起!”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人物心理间接描写“四法”】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闰土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