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暑假,杭州的气温就一路飙升,走在路上,一股股热浪卷面而来,憋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同学们一定在家里享受着空调的沐浴,而我和航模组的同学却天天穿梭于学校的风雨操场和航模教室“蒸桑拿”。为的就是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航空航天比赛,我们一定要给力啊!
汗水(炎炎夏日,学校)
今天是线操纵飞机训练的日子,我一走进校园。就听见梧桐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可不是嘛!这夏天的太阳本来就毒,加上大中午的,太阳更耀武扬威了。我额头上的汗如同太阳上暴晒的冰,不知饥渴地流了下来。
我来到训练场地——四楼风雨操场,好闷啊,透不过气来地闷!
到我飞了。我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汗水,就怕把飞机也弄湿了影响飞行。教练先把了我的手做了几个筋斗,又反复叮嘱我“手一定要拉”。五、四、三、二、一。我的手悠然抬起,突然感觉没有知觉了。嘭——?怎么回事,我真为自己捏一把汗,此时我的脸红得像喝了半瓶酒,瞬间,冷汗在我的每一个毛孔蔓延。我的汗水从头皮到额头,从额头到鼻尖,再到下巴,啪!滴在了斑斑驳驳的地板上,给地板也滋润了一番。那一刻,水与火并存。
收获(累累硕果,领奖台)
“现在,我宣布,空中战士线操纵飞机特技小学女子组获奖名单……第三名,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蒋恬恩……”。我那淡定的表情抑制不住我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当评委为我挂上那沉甸甸的奖牌的那一刻,我仿佛跌入了铺满棉花糖的云层中。我想,这就是收获的喜悦吧!我好想咬一口这块奖牌啊,因为它是我和老师用我们的汗水垒成的。那一刻,甘甜与酸涩同在。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指导“点睛”与“添足”】
有这么一个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龙画好了,他故意不给龙点上眼睛,说什么如果我给龙点上了眼睛,龙就会腾云驾雾地飞走的。听到此话的人都以为他在说大话,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此时有人执意要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当张僧繇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刹那间,电闪雷鸣,两条龙乘云上天,墙上只剩下那两条没有点上眼睛的龙。
后人借这个传说来说明文章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二句重要的话,文章的内容则更为生动,表达的意义也更为深刻。
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妈妈笑了》的作文。小作者不落俗套,另辟蹊径,记叙了令妈妈高兴的三件事情:
1、我克服了胆怯的缺点,独个儿睡觉,妈妈回来见了,高兴地笑了;
2、我把省下的零花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妈妈知道了,满意地笑了;
3、奶奶的腰病犯了,我为奶奶捶背,这情景正好让妈妈撞见了,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应该说,这三个材料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反映了妈妈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走笔到此,也未尝不可,然而,小作者不满足于此,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又加了下面一段话:"妈妈的三次笑,说明了她为我的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妈妈的三次笑,表达了她对我深深的爱意;妈妈的三次笑,寄托着她对我殷切的期望。"
显然,这些话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是"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