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故事最先让人得出的观点往往是“知音可贵”,但是考生如在此时问一下自己,“这样对吗?我有补充吗?”就能得出新的观点:“破琴绝弦不足取”、“莫愁前路无知己”,再深一步想:“提升自我素质,让人才不再孤独”;甚至还能得出“为事业而活,不为知己而活”的独特观点。能够达到这种思想深度,就不会有审题失误之虑。
关键词二:真我
高考作文要抒写真情实感,已经说了好多年。然而虚情假意、故意拔高仍然屡禁不止。确实,如何把握好真情实感的“度”是一个难题。周宏称,作文中的真我,要能够赢得读者的青睐,只有不断从生活、书本中学习,才能提高“我”的认识水平,才能展现“真我风采”,收获真我的果实。没有真切感受的“积极向上”不可能打动读者,反而会显得虚情假意。真实要有品位,有思辨,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成为有血有肉、血肉相连的鲜活之作。
关键词三:朴实
周宏解释说,自2004年以来,上海高考作文评价年年强调反对华而不实,就是因为这种文风曾经大行其道,甚至不少老师都会指导考生在无法以内容和思想取胜的情况下,索性以语言取胜。作文中缺乏思考,名人事例、“大掉书袋”成了”常规武器”,排比比喻随处可见。而今年开始,高考作文评价的重点将是反对华而不实,倡导朴实文风。
不过,他也认为,所谓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至少应该琅琅上口、简洁明了、耐人咀嚼,正所谓“寄至味于平淡”。而“平淡”的支撑,就是内容的充实和思想的深刻。但是,高考评价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鼓励个性化表现,鼓励扬己所长的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运用,鼓励在审题正确前提下的个性发挥,应当也从来是高考作文评价的长期原则。只是无论何种文风,都必须以内容、思想的充实为前提。
关键词四:规范
周宏分析,多年来,高考作文不限文体,但绝不等于不要文体。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所长的文体行文。但在选定文体之后,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要求。考生要避免把高考作文写成各种文体都不符合的“四不像”。
他还提醒说,规范还包括运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网络符号、外语单词不能夹杂在作文之中。因为高考作文是规范学习语言的主流“阵地”。还有就是要用语规范,写字规范,反对错别字。据说,有关部门要求今年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扣满三分为止。
关于规范用字的作文_也写规范字
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可知道,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然而,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却有许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走在街上,各种门面房上的招牌和宣传广告映入眼帘。在这些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错别字。有的乱改成语、有的用谐音字……一走进家电城,就会发现那些乱用成语的广告:沐浴器的“随心所浴(欲)”,洗衣机的“爱不湿(释)手&rdq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liunianji/201301/18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