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的钻研,不停顿的改进,这正是爱迪生又一个突出特点。他发明的蓄电池成功
后,他便办了一个蓄电池工厂并大批生产,销路一直很好。可是过了一个时期,他发现电池有毛病,一时又找不到原因,他就决
心要改进电池。但是,改进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同时工厂也要停业,这不仅可能降低他发明电池的威信,经济上也将蒙受很大
损失。然而他决然命令工厂即刻闭门停业。有许多使用他的电池比较满意的人要求继续增加定货,他却一概不受;有人在经济上
给他施加压力,他也毫不畏惧。结果,经他用心改进的电池获得比预料还好的成功,很快畅销各地。他的这种精神,同当时“金
玉其外,败絮其中”,掩饰劣货的商贾,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能不博得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在他的发明创造中,能够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这也是他的得意发明物。他是耳聋的人,能发明这样一个
发声的机器已是令人惊骇了。但是,爱迪生在发明它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过后,他又从架子上的尘埃中把留声机取下来,决
然要改进它。他实实在在地连续工作了五天五夜之久,才获得了成功。还有这样的数字完全可以证明他的钻研精神的:他仅在留
声机上的发明专利权就超过一百件。当我们看到今天的留声机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血汗。如果
没有一种无休止的钻研精神是绝难做到的。
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他小时候的两个故事。在他幼年时期,有一回他看到母鸡孵卵生出小鸡,很觉奇妙,但并不满足。
事后,他也悄悄攒些鸡蛋放在仓库里,自己伏在上面,亲自试一试能否生出小鸡来,弄得全家人好一阵子找不到他。七岁上学后
,他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问题的习惯就更加明显了。他对他所接触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