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散记
臭不可闻。第三桌,农业污染。箩筐、农药箱、秸秆、废草、枯树枝、烂木等在一个水池里“混合”,造成的后果便是水质污染,水生物死亡。
马不停蹄,我们走进了印度尼西亚馆。首先看到的庞然大物是几根又高又粗的柱子。顺道盘旋而上,看见一墙的面具,国王啊,酋长啊,妖魔啊,百姓啊,形形色色,神态各异。馆内摆放着许多木制的农具,最大不过一米,最小则几厘米,与我以往所见的农业工具大有不同。当地三轮车座位在前,骑车人在后,与我们恰好相反。
……
太阳渐渐西下,于是我们决定去参观中国国家馆。
首先排对在外圈,等到一部分人离开馆内,这一波才能进去。
随着电梯的不断上升,我的心思也越来越高。到3楼平台,人群缓缓移动,时间缓缓流逝。待到腰酸背痛时,终于轮到我们了。
画展,全国各地小学生的绘画云集于此,各有千秋。在画展尽头有一列车状的观光车。观光车带我们走上“赵州桥”,转过“西湖”,奔向各地景观建筑,走向清明上河图动画显示板。显示板完全是按照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布置,把原本静止不动的人物变成了一个个有声有色的人物。刻画生动,活灵活现,仿佛身临其境。码头上人来人往,大小船只来去匆匆。貌似平静的湖面微波泛泛。当年北宋汴京如此繁华,怎不令人心生感慨——天时人和地利。我们在大片荷叶的簇拥间,从一部长长的电梯下到世博轴,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历史,人文,科技,自然,世博一览。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