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下,春更添生机,春岂不谢东风!
春风一顾,留下叠叠回忆.入冬了,春不远,那寥寥清风,更不会远了罢.
【篇四:桃花醉春风】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天,集大自然的万千宠爱于一身,注定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季节.就象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娃娃,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会有不一样的精彩.行走在这个季节里,惊喜无处不在,仿佛一不小心,就能与它撞个满怀.
可不是吗,那些被寒冬压抑的热情,那些苦苦挣扎的艰辛,均在这个时间的节点转化成生命的力量,喷薄而出.莺歌燕舞,繁花似锦,大自然用春天的热情,将静默了一整个冬季的素颜,用诗意的笔墨装点,呈现给我们的是五彩缤纷的绚烂.
继报春的梅花之后,玉兰、海棠、迎春、樱花相继开放,紧随其后的便是艳丽的桃花.
古藤老树,小桥流水,是典型的江南特色,桃花更是其唯美婉约的点睛之笔.那一树树娇艳的红粉,掩映在新绿丛中,盛开在山寺林院,美不胜收.它,婷婷玉立,点缀在江河湖堤,它,含羞带涩,生根在村郊野外,它,楚楚动人,落户在农家小院,那千丝万缕层层叠叠的桃花情节,也因之而起,深深地刻画在了江南人的心里.
桃花,因其娇美的容颜倍受踏青赏花人的喜爱,也因其浪漫的情怀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一如那首著名的题都城南庄,不仅写出了桃花的美与艳,而且还赋予了桃花无限相思的美.想想也是,阳春三月,在和煦春风的抚慰下,在美艳的桃花林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踏春偶遇,人面桃花相得益彰,爱情在彼此的心里滋长,是多么的美好与浪漫.桃花,丰润着三月的爱情.
时常,沉醉在江南的春景里,看江花红胜火,看春水绿如蓝,常常又陷入深深的思考.最喜那些烟雨濛濛的日子,漫步湖堤,让携着水气的风拂在脸上,别样的清新.眼前,那着了新绿的柳丝,舒卷飘忽,细嫩的枝叶上挂着点点珠泪,常触动我心,仿佛那烟笼十里的,不是嫩绿的柳丝,而是一帘一帘密密麻麻,欲说还休的心事.
有时候,站在盛开的桃花树下,想想这个季节,是多么的诗意和不俗,心中的爱意在一寸一寸滋长.有时候环顾四周,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自然被人为修饰,看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被高楼大厦覆盖,心中又不免平添惆怅.徘徊在桃花林中,许多的往事呼之欲出,忽然想起了那片曾经让我无限眷恋的山水来.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随父辈们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阳春三月,莺歌燕舞,小船悠悠地行进在弯弯的河道里,两岸的风景似一幅幅流动的画,那一畦畦碧绿的麦苗,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间或夹杂着成片成片的紫云英,河岸边,碧草青青,一垄垄正在开花结荚的蚕豆上,粉蝶飞舞,这场景总是让童年的自己欣喜万分.趴着船帮,看清澈的河水在桨影中徐徐退去,看河底的水草飘飘忽忽,总会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那清清凉凉的河水哟,霎时漫过小手,漫上心坎,它曾经润泽过许多儿时的梦想,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馨香无比.在小船依依呀呀的桨声中,划过了儿时,划过了少年,乃止整个青春,而所有美好的也就随之定格在了脑海深处.
记忆深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不时若隐若现.竹园童,绍县的茶乡,世世代代以种桃种竹种茶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脚下,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一泓清澈的山泉自房前屋后流过.低矮的篱笆墙围起一个个农家小院,简陋的泥巴房前,种着瓜果蔬菜,不时,有一两声鸡叫声从院墙的角落里传来,不时又有几棵桃树从低矮的院落里探将出来.篱笆墙外,便是弯弯的山道,溪水沿着山道蜿蜒而下,溪坑的另一边,是一片片开出来的山地,遍植桃花,沿着山坡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