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紧紧牵住的绝不是一头生病的黄牛,而是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全国。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宠妃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犬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商鞅“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变法成功,国强势盛;周幽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后,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由此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何况是人的一生呢?
诚信,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诚信,是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美至纯的时期,我们未来的性格与思维方式,大都在这一时期定型,而诚信是最不应该又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有必要把诚信高高举起,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同学们,让我们切实行动起来,把诚信当作自己的一门必修课,守住心灵的这份契约,让我们的人生散发出绚烂的光芒。
谢谢!
【篇五:守住心灵的契约】
我常常被个叫作尾生的古人所感动。“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住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了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誠信。
我常常怀念远方,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成词的蔺相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san/201407/20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