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葬礼在2013年10月4日,刚好国庆放假。
妈妈说,你看你外婆多为你着想,她知道你平时在学校又忙又累,你们学校请假那么不方便,所以连去世的时间都选在国庆期间,免得折腾你。
听到这里,心里一阵阵疼。去年的十月,是外婆88大寿的日子,当时她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尽享儿孙满堂的幸福。而如今呢?无限的黑暗包裹了她,那么喜欢热闹的她难道不会在那个黑匣子感到寂寞吗?
回忆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大部分时光都是外婆在照顾我和弟弟。而这些漫长的日子里,我是否都已经读懂了那些细节之处的弦外之音?
小学时,总是外婆操心我的饮食。她毕竟是经过中国最贫困年代的人,所以极其节俭,做饭的基本原则就是“吃饱就行”。每次我和弟弟看着那些品相不好、味道也一般的菜饭,总要皱起眉头,又惹来她的一阵臭骂。有次,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外婆的饭菜多么难吃,生动诙谐的语言还一度得到老师的好评。我爸爸把我的文章念给外婆听,外婆勉强地笑了笑,脸皱在一起,像个干缩的苹果,但我分明地看到她眼里掠过了一丝丝不快意。那天中午她根本就没怎么吃饭,默默地收拾好了锅碗瓢盆就自顾自地上楼睡觉了。
此后几天的饭菜在味道和品相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当时暗喜,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还得意洋洋地向弟弟邀功。可是现在我发现,原来我根本就没有读懂外婆勉强笑容后面那颗受伤的心。——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照料我和弟弟已经让她操心了,还得忍受我们的抱怨,她的心难道不痛么?而当时的我却什么都没有读懂!
高中了,我到县城念书,因为弟弟小,外婆就到县城照顾我和弟弟。高中晚自习要九点半才下课,而习惯早睡的她当时早已在床上安睡。可是每次,当我轻轻转动钥匙,蹑手蹑脚走进门时,都听到内屋外婆声如洪钟的询问:“回来啦?锅里还有吃的……”我敷衍地应和着,然后打开台灯温习功课,直到十一点。可在这段时间,每10分钟,外婆就要问一遍“冷不冷?”“饿不饿?”我当时完全不理会她的反复询问,心里还嫌她太啰嗦了。
有一次,听到外婆跟旁人聊天时说:“我那外孙女好用功,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很晚才睡,周末也不怎么去玩……”当时的我还有些得意洋洋,但现在回想,那时的我是多么幼稚!我竟然完全没有读懂外婆话里的意思。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下午六点就上床睡觉开始了长长的等待,在那漫漫长夜里,她又是多么孤独地默默地期盼着外孙女和自己说说话,可是外孙女竟然只顾埋头功课完全没有领会她的心情!那时的我怎么会懂得那些嘘寒问暖后面的渴望,怎么会懂得那些赞美后的无限落寞……
“啦啦啦……”热热闹闹的气氛又将我拉回了现实。农村的葬礼通常都很朴实,但爸爸却特地从外地请来了歌舞队,丰富的节目让葬礼本应该有的悲戚一扫而光,所有人笑声不断,热热闹闹的场景一如去年她的八十八大寿。妈妈说,外婆这一辈子最喜欢热闹,最喜欢人多的时候,所以即使是葬礼,也不喜欢看到太悲伤的场面。我听到这里,就滴滴答答地掉眼泪,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八十八大寿时,正是周四,家里五世同堂,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工作的原因缺席了。妈妈说,当时她一个人站在路口眺望着每一辆过往的车辆时,眼里燃起的希望渐渐变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