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满一岁的时候就被奶奶抱着,和爸妈一起离开绍兴,到萧山谋生。
那时候爸爸的生意刚起步,家境并不好,全家四口人住在一家羽毛加工厂的办公楼里,二楼的平房,底下是传达室和仓库。楼上有一个通道,通道两边有八个房间,我们家占了四个,其余是厂老板办公和住的地方。整个二楼除了八个房间外只有一个厕所,厕所里面有一个老式的抽水马桶,在我印象里,那马桶的水箱开关早就破了,用一根绳子系在水箱里的一个盖子上,要冲马桶的时候一拉绳子就行了。大概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了太阳能热水器,之前一直在公共浴室洗澡。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我上小学那会儿,爸爸到了杭州上班,家境渐渐好了,我被送进萧山城里很好的小学。我们当时住的村子离城区很远,一般小孩子都去村小上学,村小建在山脚下,一到四年级一共十二个班级都设在一幢四层的教学楼里,走廊里挂着列宁马克思的大幅肖像,教室里面是长木桌子,两个人一桌,很小的黑板,教学楼后面是一个水泥操场,黑色的煤渣跑道,中间高起的一块是升旗台,是用砖头叠起来,外面刷了一层水泥。我去爬山的时候常往村小里跑,一个个班级看过来,总觉得那是全村最好玩的地方。
夏聪和我朋友住在一个厂里,我们没过几天就熟了。离开学还有两天的时候,他拿到学生证。拿来给我看,他并不和我在同一个学校上学,他和那些民工的小孩一起上了镇中心小学,上五年级。我上学常路过那里,就拉着夏聪一起去看他的新学校。那所学校是由最初的镇高中变来的,不知什么时候被合并了,就变成了小学和初中的一个合校,比我的学校大得多。那时正值暑假,学校开放着,有一群男生在打篮球,赤裸着上身,篮球架下是一些啤酒瓶,我们一路走进去到处都有烟蒂,夏聪素来不爱说话,但一直皱着眉头看着这个学校。
我从小学电子百拼,开学后不久要去参加比赛,经常会在家里练习,夏聪总是在我看图纸的时候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san/201307/19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