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正托起中国梦作文
文职,甚至有闲职,还做过谏官。包拯能流芳百世,恐怕主
要在于他的刚直清廉,高风亮节。
他关心百姓疾苦,担任御使期间对西北边防多有良策。他提出将青壮年农民组织起来平时耕作,战时打仗,以减轻徭赋,扩大兵源,提议对京东
地区的一些冶铁专业户缓征生铁以让他们休养生息,上书缓征500万石江淮地区的稻谷,“请支义仓米赈给百姓”,以解灾民燃眉之急。
他任人当唯贤,晚年做台谏时,积极向朝廷举荐贤才,同时弹劾那些贪赃妄为之徒。掌管全国财政物资大权的三司使张尧佐,是仁宗皇帝的
宠妃张美人的伯父,声名狼藉,包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弹劾到底,终于使得张尧佐等人丢了官。
他不为亲者讳,“廉者,民之表也”,他为官严于律已,生活俭朴,“饮食器用如布衣时。”任庐州知府时,他的外甥犯了法,他依法定罪
,毫不留情,他的儿子包绶,为官多年,死后只留下几卷著述,“无毫发所积为后日计者”,他的孙子包永年也是“了无遗蓄”,包永年的丧事
由两个弟弟合力营办,土坑木棺。
包拯曾有遗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刻石,竖于堂屋
东壁,以诏后世。”这段话作为包公家训,被刊刻于石碑上,竖在堂屋中,作为严格要求子孙后代的“铭”,对今人也有所启迪。现在,包公
的这段家训,仍在合肥包公祠中,昭示来者。
千百年来,包拯作为不朽的清官形象,早已越过时空,为前人和今人,为黄皮肤“龙的传人”和其他肤色热爱中国、崇尚清廉的外国人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san/201307/195147.html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