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是无数水滴汇成的大海,是无数星辰拼成的天幕,是无数词藻连成的诗篇。——题记
关爱、凝聚、情谊
哪位生病的同学已离开学校多久?同学总会在心里不时的想起。缺了一份子的班级里总是萦绕着沉闷的气息。为了给生病的她一份关爱与支持,同学们筹划着募捐活动。红色的小箱子放在讲台上,每一个人都朝箱子里投去鼓励,希望她能尽早康复,希望她能尽快回家。无数的关爱被纳入了这个小箱子里,教室里只凝聚着爱的气息。
或许每个同学送去的只是薄薄的祝福,但大家的爱凝聚在一起变化为沉甸甸的情谊。
凝聚,是大家送给伙伴的关爱。
鼓励、凝聚、动力
冬至,期末也随寒潮而来,席卷着学校。同学们的肩沉了沉,手中的笔只与纸面擦出更快的节奏,总不愿给老师给父母失望的成绩单。但自己的成绩在这危急时刻仍像飘飞的蒲公英,行走在白茫茫的空间里。直到那天清晨,老师轻轻拍拍自己的头,笑着说:“老师相信你的!”坚定的声音传进了心里,把沉睡已久的斗志唤醒了,而老师暖暖的笑意把冬天的世界点染出无限生机。
或许老师只说了淡淡一句,但她给予的鼓励凝聚在我心头就化为一股动力。
凝聚,是老师赠给学生的一份关怀。
坚持、凝聚、成功
在我心里,长跑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害怕漫长的跑道总是望不见尽头,害怕身旁的同伴与我擦肩而过。但是只从那次长跑考试后,我便懂得只要坚定信念定会超越自我,目标在不远的前方,用坚持就能寻找到。
或许只是一次小试,可却让我寻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凝聚脚步,就坚定了信心。
凝聚,是面对目标时的坚定。
一点水滴,一颗星,一句话,一次考试,只要被凝聚,就会镶上不同的含义。
【写作指导:从思维分析写作失分的原因】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任何物化产品形成前都有一种思维在活动。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品。笔者年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总的来看,考生失分点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考生的思维“失分”了——
以为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就行,不注重审题立意。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为主,并且被普遍叫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题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甚至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命题者在命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规范和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题,信马由僵”了。
从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今年的作文题提高了审题立意的难度,题意立得准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er/201403/20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