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无形的,转瞬即逝。一眨眼,我已经成为初二的学生了。记得刚进初中时的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要考上余高,这是我那时的目标。但这条路并不顺利。
上课总是迷迷糊糊的,不是想睡觉就是要开小差。有时我会用自己的目标来警醒自己,当我想睡觉时我甚至会掐一下自己的大腿。每当我看到以前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赶上甚至超越我了,我就会感到一阵心酸。为什么?难道我就要眼看着离目标的路越来越长,越来越坎坷吗?
这学期在我学电路图时,我真觉得自己好笨,有几道题目就连看都看不懂。一次科学晚自习,老师让我们做一张画电路图的考卷,我顿时懵了,不禁就说:“这么难的题,怎么会做……”没想到居然被科学老师听到了。后来科学老师走到我旁边,看了看我的考卷,我只写了两道题,一题还是老师上课讲过的。但老师并没有怪我,还对我说:“别着急,你先自己试着写写看,不会的问我。”我点了点头,接着就沉浸于电路图中。
我在心里想象着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我每写几题,老师就会过来给我检查一下,每次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不是导线连错了,就是正负极接反了。但我并没有放弃,只得自我安慰道,其实我也有了进步,以前看不懂,现在最起码能做对一半了。
接着,我又挑战了最后一题,也是最复杂的一题。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心里默默想象着。终于我连完了电路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叫了声老师。老师走了过来,仔细地耐心地给我检查。最后他说:“嗯,这题对了啊,不错,说明你有一点懂了。”当听到这时我真想跳起来,看来我并不笨,最复杂的一题不也被我征服了吗?
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去客服,就有可能战胜困难。这件事让我重拾了信心,今后不管前方的路有多坎坷,我都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向我的目标前进。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er/201402/20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