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茧》有感作文
近期,我有幸从图书馆借阅了由移居美国的黄宗之、朱雪梅夫妇通过自己的科研事业和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并揉和了不少经验教训著成的《破茧》一书。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两对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洛杉矶的中国父母教育儿女的故事。同样的心愿,同一个梦想,驱使他们为了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上一流的大学,即使吃遍异乡所有的苦,仍然义无反顾地移居美国。
两个家庭,两种不同的环境,两对夫妇,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读过这本书,我有许多的感慨,也与文中的许多观点产生了共鸣,更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我们自己。
读书的确重要,但知识更重要。读死书,死读书,书本上的知识不加以灵活运用,那样便只是读书的机器。而中国父母自大孩子出生以来,就只希望他们长大能好好读书,把一张张成绩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孩子是否像羊吃草一样把学到的知识消化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反正成绩优秀才是硬道理。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未来,更为了体面,他们通常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孩子的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也不管孩子是否对其感兴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孩子就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划,沿着自己的完美规划走下去,不偏不倚,三岁学芭蕾,五岁学国画,七岁学萨克斯……孩子的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这还是孩子吗?这简直就是所谓的试验品,牺牲物,太可怕了!
‘‘你能好好读书,是爸妈在美国唯一的希望’’。多么简短的一句话,却蕴含了多少期待,多少辛酸和多么深厚专注的情感,往往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父母对儿女分外的呵护和包而办之的保姆似的教育方针,家长会成为孩子们安全的港湾。而在西方则不然,他们通常会采用放宽式的教育方法,不会有包办的现象,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会给予孩子一些指导意见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er/201307/196182.html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