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作文
我的家乡在宁远县,这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我的家在群山的环抱里,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的掩映之中。推开我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平坦宽大的水泥路,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把我们村与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顺着这条路,我看到了家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昨天”我们村的父母老乡亲每天就是踏上这条弯水泥路的“前身”——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到地里去挣工分,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一村子的劳动力一窝蜂涌上劳动的田地里,辛苦了一年挣到的工分还解决不了一家人的生计。为此,奶奶经常向我们说起过去的困窘处境,她说:“过去除了干活还是干活,累得腰者直不起来,到头那几个工分换来的微薄收入还是解决不了家里的温饱,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这也难怪,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人多,来来去去还是我们这些老实人干的,生产肯定是搞不上去了,不穷才怪。
昨天,村里的人通过辛勤劳动,想把自己地里产品运出去换成钱来改善生活;手里有了余钱,想出去换点商品回来丰富群众的生活,可是路太难走,在路上颠簸几次就厌烦了,于是还是干脆过着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生活,生活就这样保留着老样子。有什么法子?想修路,自己本钱又不够。交通不便,想富还不是一句空话?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家乡脱去“贫穷落后”的外套,换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缎纱;洗去昔日布满泪痕的面孔,描起“直奔小康”的淡妆;扔掉苦难受辱的历史,擦拭“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窗。今天的家乡可好了,国家推行了新农村政策,政府拔款给我们村修建起了水泥路,村里的农产品顺利地运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er/201307/195142.html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