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今冬明春植树造林暨公路养护管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镇长 mmmm
同志们:
在全镇上下瞄准全年目标奋力冲刺、强力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今冬明春植树造林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动员大会,主要目的就是对这两项工作进行及早动员、全面安排,以此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掀起植树造林和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潮。有关的方案已经下发给大家,希望各有关单位认真抓好贯彻和落实。下面,根据党政班子研究的意见,我强调几点,不对的地方,以最后dddd书记讲的为准。
一、植树造林工作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增强抓好植树造林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镇林业发展较快,林业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林业招商引资初见成效,林业管护不断完善,林业已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2年以来,全镇共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植树造林2万余亩,四旁植树50余万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2%。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了上三级领导的肯定。但同时我们的林业工作也存在一些逐如重栽轻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总量不足、林业效益低下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植树造林大搞绿化的紧迫感。首先,植树造林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需要。建设新农村,其基础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只有加快林业发展,才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适应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其次,造林绿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林木产品的需求,更是用绿色生态的办法吸收污染、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满足改善生态状况,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三,造林绿化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断,并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目标要求。(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目前,我们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对人类传统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而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加大城镇绿化力度,也正是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第四,造林绿化是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大家知道,近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我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以及所有路网、林网建设,个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成绩已属过去,工作仍需努力。特别是要实现aaaa跨越式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是基础和前提。而实现林业的新跨越,就必须从抓基础、抓产业入手,整合优势,加倍努力,坚持不懈地做好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全镇上下要以造林绿化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再创新优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