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档案,将学习、培训情况录入微机治理;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位税干做到“四个必备”,即必备的政治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涉税法规知识和计算机运用知识。在设置学习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要把“学知识”与“长本领”、“拿文凭”与“强素质”、“长才干”与“有作为”协调起来,充分考虑干部的工作的年限、个人的基础、从事的专业工作和发展取向的差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主抓什么精什么,参与什么懂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置共同学习内容和指导个人确定自学内容。 2、确立以团队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方式。随着国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个工作岗位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抓好团队学习,可更好地增强各个岗位之间的彼此合作,促进问题的解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可以根据征管改革、信息化、专业化治理的新要求,按照省局岗位培训系统教材,采取组织指定、自愿组合等形式,组建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如计算机、法律、税收业务等爱好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定期组织活动,交流学习体会,研究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这种团队学习区别于个人自学的最大好处,就是知识共享,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产生11>2的思想交流效果,在相互借鉴中进一步产生更富于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提炼出高于个人见解的团体智力,最终使个人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机关的创新成果和高效能。 3、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教育培训是在职干部学习的重要途径,不能仅仅满足于办了多少班,完成了多少培训任务这些表面上的数据,而应该下大力气加强教育培训治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要从形势需要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培训对象需要什么等方面拟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项目,设计教学方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治理者着重加强组织、治理能力的培训;征收人员着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