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原因,配好钥匙,才能打开战胜挫折的心锁。官兵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挫折的产生也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外在因素包括实质环境(如天灾地变、衰老、疾病、死亡)、社会环境(如个人生活中受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生理条件(个人智力、容貌、身材等缺陷疾病带来的限制)、心理因素。从官兵所经受的发展挫折来说,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中个人生理条件的因素是难以随主观意志转移和改变的,而心理因素则是可以改变和优化的。下面,就产生挫折的心理因素作一分析。
影响官兵挫折感的心理因素主要由两方面构成:
1、个人的抱负水平、即对行为目标的期望值。
有个笑话:“有甲、乙、丙三个好酒的朋友好久没到一起喝酒了,于是相约到酒店喝酒。走进酒店后,每人要了一杯啤酒。就在他们要享用时,忽然有三只苍蝇分别飞进了他们的杯子里,被啤酒粘住了。甲虽爱喝酒,但更爱干净,觉得非常恶心,就把杯子推到了一边。乙看到杯子里的苍蝇后,想想把
酒倒掉很可惜,就把苍蝇捞出来继续喝,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丙看到苍蝇后,则一把把苍蝇从杯子里抓了出来,冲着它气急败坏地狂吼道:‘把酒给我吐出来,把酒给我吐出来!’”。这虽然是个笑话,可从中也不难看出,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结果的期望程度不同,他们的受挫感是不一样的。在官兵们生活中间也经常有类似的事例发生。如:两名战士在进行挂钩梯练习,其中一名为自己订下当天的练习目标:达到19秒以内算是发挥稳定了。另一名则想:“今天一定要突破17秒。”在当天的练习中,两人都发挥得比较稳定,成绩基本上都在18秒50左右。这时,第一名战士就会感到满足和成功,而另一名战士则感到挫折失败。这就说明不同的人因对事物熟悉的方法和期望的结果不同,产生的挫折感就有很大的差异。
2、对挫折的容忍力,就是对挫折有没有耐受力。
人们在受到挫折时,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和反应是十分不同的。有的较长久,有的较短暂;有时较强烈,有时较稍微;有的一蹶不振,有的百折不挠。这就是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不同,即挫折容忍力不同。官兵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受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生理条件。有的战士身体素质好,可以较长时间战斗在情况复杂的灭火前沿而不太感到疲惫;有的战士体质较差,在复杂的条件下作战很快就感到不适。二是过去的经验和学习。有的战士入伍前家庭条件好,很少碰到挫折,即使碰到也采取逃避或靠家人帮助的方法,他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挫折,挫折容忍力就低。三是对挫折的知觉判定。官兵对世界熟悉的不同,即使客观的挫折情况相同,所产生的受挫感也不一样。如甲、乙两名战士走在一起,碰到了迎面走来的队长,两人都向队长打了个招呼,而队长却没有回应,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甲会觉得队长瞧不起自己,或故意跟他过不去,大大地伤了自尊心。而乙则可能不把事情看的那么严重,他想也许队长正在思考某一个问题或没听见而没有注重到自己。可见,个人对情景发生的知觉判定不同,所构成的打击和压力也不同。
面对挫折,既不文过饰非,也不委过于人。只要认真分析,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正确地采取应付挫折的办法,同样可以变逆境为顺境,化失败为成功。
四、增强抗挫能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要害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从挫折产生的原因中可以得出,官兵要提高抗挫能力要害要优化个人的心理因素,从主观上下功夫。
1、正确熟悉自我,树立恰当的行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