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为平昌山河更秀美增光添彩
大寨乡林业站 侯伟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为平昌山河更秀美增光添彩》。
值党的生日之际,感谢乡党委、政府提供平台让我很荣幸地在这里表达我对林业工作的满腔热情;我很自豪,因为我正在为我乡林业的发展增添光彩。
我是一名基层林业工作者。刚参工时,踌躇满志的我,怀着兴奋和渴望的心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总想在这条战线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大地,前些年很多人都盯上了林业这块不用投资就能受益的肥肉,掠夺式的采伐,使郁郁葱葱,茂密的大森林几年光景就变成了秃山。2000年天然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相继实施,使遍体鳞伤的植被得到了修生养息,随着林业两大工程的深入实施,森林植被慢慢地得到了有效恢复。值林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林业工作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宏伟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格局,我们林业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就如何发展林业,将林业生态效益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骨干项目,给我们新时期的林业人提出了新的课题。我想我们只有立足平凡的岗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引导老百姓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开辟出一个规模化的经济收益林格局,使乱草岗变成富民山,使薪炭林变成摇钱树。
大寨乡地处高山,环境恶劣,要使我们的群众真正靠山吃山,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林业。那么如何发展呢?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改变过去那种随便选择树种,不求效益,只讲栽植数量不讲质量,只有松、柏树才是用材林的旧观念;其次要改变造林方式:改变过去那种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品种杂乱,形成不了规模的小农经济;再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上午栽树下午就想躲荫的现实主义思想,要有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最后要了解市场,多进行市场调查,要把我们的行为自觉地置身于市场调节下。为此,结合后续产业开发项目在我乡深入实施的大好机遇,国栋公司在巴中落户的市场前景,我们要大力发展以桤木为主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一是扩大规模。我们有了规模就有了市场。凡是以后在我乡实施的林业项目(人工植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补植、低产林改造、后续产业开发等)全栽桤木。我们可以算一算帐,后续产业开发项目及其它项目的实施,全乡在今后八年每年递增有林地500亩左右,加上退耕还林地就是8000亩。桤木每10年一个生长周期,亩平按20立方米计算,以现在的市场价桤木是600元/立方米,那么在10年后我们大寨人民就有九千六百万的收入,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再说20年后,30年后,甚至若干年后,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无法估量的财富啊!二是改变营林方式。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依法流转、承包、入股,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栽树人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管理经营;三是要克服过去那种“春天造,夏不管,冬天仍是光秃秃一片”的管理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支柱产业,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四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不断增强商品意识,大规模开发,多渠道经营,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
未来在我们面前就是一张白纸,酝酿与构思已描绘了林业明天辽阔壮美的远景,一山一水,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