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党唱对台戏,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维护党的正确领导,这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都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认真倾听来自人民政协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中央在这方面就作了表率,做得非常出色。1990至2009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达70多次。形成了心相通、意相连,和衷共济写新篇的好氛围。
政协的民主监督与一般人民群众的监督不同,它是层次高,既有组织又有序的监督。特别是通过调研、视察、会议、提案、建议案、委员举报等多种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代表性、权威性和科学性,有效地推进了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四、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中发挥了桥梁作用
(一)速反信息重质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善于运用政协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政协委员来自基层,代表各个方面和界别,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构建社会和谐等民众中带普遍性、突出性的问题,把散失于民间的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认真梳理,深入调研,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并如实地迅速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为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集中民智畅通了一条新的渠道。在反映社情民意和各类信息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贯彻了“力求真实,注重质量,争取快速,突出特点”的方针,讲真话,报实情,善于捕捉和收觅新的信息,做到“在发展变化中抓新,在观察思考中出新,在比较对照中求新,在学习借鉴中创新”,把人民群众真实愿望和意愿如实反映上来,沟通党和群众的联系,增强执政为民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增进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各级政协反映信息和社情民意的网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受到领导的重视,并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如重要信息和民意实行专送专报,请领导人批示,有关单位立即办理;热点信息和民意电台播放、报刊登载,大造舆论,请群众监督办理;事关全局的信息和民意提升层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作为政协建议案交政府办理。
(二)发挥提案好作用。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主要职能和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提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要体现民情,多反映民意。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了承办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与承办单位交流情况,沟通思想,达成共识,他们对政协的提案和建议案都认真办理,及时给予正式答复,促进了提案由回复型向落实型转变,进而达到“委员满意,群众受益”之目的。实践证明,提案提得好,有利于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提案办得好,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多为民众办实事;“提”、“办”两者整体效果好,有利于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三)深入基层为民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协组织及其干部经常深入实际,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去与群众交心谈心,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积极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服务,做到既“议大事”又“办实事”。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做到“头脑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这样,及时反映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拿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达到对解决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起到促进作用,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的制定、调整、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真正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发挥桥梁作用。
五、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在维护社会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