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第三次修订是2009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本次修订主要是以中共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并与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相衔接。
总纲第三自然段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认定和表述,首次运用三句定语,阐释三重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笔者注意到,经过3次修订后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2009年3月12日修正文本,历史地记载了几十年来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认定和表述过程,郑重地记载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理论创新过程。概括起来看:
1949年一1982年版本,都是用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战线的组织”、或“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1994年一2000年版本,感觉讲一句话不够,又明确了一句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2009年版本,感觉两句话还不够,又明确了一句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我认为,2009年版本是直至目前为止,关于人民政协性质,最科学、最完整、最规范、最有权威的认定和表述。当然,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邓小平理论为人民政协性质的理论创新奠定厂基础,江泽民总书记和胡锦涛总书记为人民政协性质的理沦创新做出了贡献。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开幕词,被人们称之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这篇讲话的历史意义在于:科学地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个党和国家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基础,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邓小平论定: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邓小平强调: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
1989年6月——2002年10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事业。
江泽民的贡献是,根据邓小平指示精神,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明确认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且提请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把这一基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