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分配政策合理了,就不会挫伤人的积极性。相反,还起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发挥。那么,人人都按章办事了,事故就会减少,工伤就会降低,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不违章了,也不会受罚了,收入也提高了。这才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这才是对员工真正的关爱。
误区三、在一部分治理人员中,还存在着治理“三违‘好人主义’”,怕抓多了“三违”会影响工作,影响干群关系。这些想法只是表面现象,要从本质上着想,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果。看法一、不抓“三违”就意味着事故增多,事故多不但在安全上做不好,生产上势必要受到影响。看法二、工人违章的多、事故就会多,导致的工伤也会多。员工发生了工伤得不到补偿,不但员工对干部有看法,其家属都烦,更会从源头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埋怨情绪增大。
综上所述,抓“三违”,防“三违”,治理“三违”是对干部的负责;是给员工的最好福利,也是对员工的最大关爱。只有广大员工走出误区,端正对治理“三违”的熟悉态度,人人不“三违”,人人防“三违”,才是对企业、对区队、对岗位的最大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庭最大的负责。煤矿生产与大自然作斗争,过去无论老职工还是新工人都有种错误的熟悉,要提高产量进尺,不违章就实现不了,不违章煤矿的活就没法干,一些职工总存在侥幸心理,工作违章蛮干,违规作业,给
企业及个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拿一个破皮伤来说,假如需要缝十针,每针十元,加上其他的用药这样开支大约在130元左右,另外还需要打十天的点滴,按天天35元计算,需要花费350元;半个月的误工费,天天按50元计算,这又是750元,不算不知道,算算吓一跳,一个破皮伤花费要在1180元以上,假如发生更严重的工伤或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更加惨重。作为每一个职工从大方面说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打工挣钱就是为了全家衣食无忧,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么出现工伤经济收入没有保障,势必减少收入,没有经济作后盾,好的生活又从何谈起?因此从经济角度上讲治理“三违”是对我们职工经济利益的最大保护。
在我们煤矿,连队是安全生产的主力军,而队干部则是基层最直接的治理者,站在整个单位的角度来说,队干部起到兵头将尾的作用,队干部的工作到位了,工人干起活来也踏实些。一方面,生产能否上得去,安全是否有保障,队干部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各行各业在安全生产上都采取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的作法,其目的正是为了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安全治理网络,而队干部则是这个治理网络里的第一责任者;另一方面,队干部是全队职工日常生活中的的“一家之主”,如何走职工群众路线,与职工打成一片,倾听职工呼声,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职工的贴心人,是稳定职工队伍,激发职工士气,搞好安全生产的要害。假如一名队干部连以上两方面都无法深刻领会,更谈不上治理了,工人也会对他失去信心,一旦士气低落,对安全工作也会放松警惕。
因此,本人对在不同岗位上的队干部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深刻熟悉安全形势和自己身上的担子,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由于煤炭生产各项工作比较紧,我们不能为了赶任务而放松对安全的治理,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来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益;二是要注重“情理”效应。邓小平同志说,办事之前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兴奋不兴奋。我们煤矿是非凡行业,因此开展聚拢人心工作很重要,要与职工多交流、多沟通,联系职工,贴近职工,工作中不摆花架子,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扎实开展谈心回访活动,人心向背也是一个连队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三是要加强职工学习培训。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