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049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斤,河南省的粮食产量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还要强,很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在全国排在首位。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河南省的粮食增产量占到了全国粮食增产量的近40%。河南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河南用自己生产的粮食不仅养育了自身将近一亿的人口,而且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和粮食制成品200多亿斤,支持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因为河南这块土地的条件优越,所以它才一直是我国人口聚集最多的省份。
目前,河南不仅是全国的粮食基地,而且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最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到2007年年底,全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4556公里。河南省的公路通车总里程、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和农村公路的总里程都位居全国第一。河南全省的公路密度仅次于上海市位居全国第二。河南已经实观了由传统的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新乡调研,当他看到在新乡高新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后非常欣慰,要求河南要加快发展,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走在全国的前列。
由上可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原大地河南的支撑,包括人力的支撑,粮食的支撑,能源的支撑、原材料的支挥和装备工业的支撑等等。中原崛起得越高,中华民族复兴得就越早。同时,全民族发展得越快,对中原崛起的拉动作用就越大。所以,“中原”和“中华”就像母与子的关系一样:儿子靠母亲哺育,母亲靠儿子扶持和照顾。
但是,中原的崛起仅靠城市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为中原地区的河南,城镇化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过来说,就是农村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可见,中原要崛起,就必须有农村发展的支撑,如果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发展不充分、低度化,中原就难以崛起。所以,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原崛起的需要。
新乡市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列,而新乡县的新农村建设在新乡市开展得最早而且已见成效。提起新乡县大家都是知道的,不仅因为新乡县长期是全国百强县,而且因为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和著名的全国十大女杰刘志华都是新乡县的。
新乡县是一个只有375平方公里土地、32.7万人口的城郊型重点县。新乡县经济实力较强,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新乡县还是一个没有矿产资源而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平原县。2007年,它的工业增加值已占gdp的72%。新乡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位一体”(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为载体,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扎实推进“六个一体化”(规划、布局、设施、服务、就业和生态环境)、努力达到四个城市化(居住环境、就业结构、消费方式、公共服务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新乡县以“抓好示范村、建设中心村、控制一般村”为原则,把全县176个行政村,整合规划为54个中心村。启动较早的古固寨镇,将全镇15个行政村和19个自然村规划为6个中心村,目前已有4个中心村基本建成。建设中心村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第一,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第二,打破了宗族聚居的传统社会结构;第三,避免分散建房、相互攀比而出现的浪费;第四,节约了土地。仅古固寨一镇就腾出了3000亩土地。中心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