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为世界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世界第27位,到2004年即已上升到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世界第40位,到2006年即已上升到第1位。工农业主要产品中的钢、煤、水泥、化肥、谷物、肉类、籽棉、花生、油菜籽、水果等,到2000年均已跃居世界第1位。此外,科技文教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普通髙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978年为85.6万人,2007年即上升到1884.9万人。29年间,增加了21倍多。与此同时,人民收入也有明显增长,如以1978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到2007年按可比价格计则已增加到7.5倍和7.3倍。宇宙飞船神舟5号、6号、7号的升天,表明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强大。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今年,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冰雪冷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的冲击,增速会有所降低,但从世界整体来看,中国的经济仍会是高速增长的。
但是,要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结构必须改变。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壮大,主要是靠面积只占全国的11%、人口只占39%的沿海地区支撑的。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了60%。这种地区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状态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所以,必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中央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果断大胆的决策。这一决策的正确性是由河南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而且又被河南近些年发展的成就所证明。
河南处于全国的中部地区,所以,自古就被称为中原之地,并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衡”的称谓。全省拥有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到2007年底总人口为9869万人,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
河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我们国家最早的城市、最早的文字,还有我们国家最早的王朝,都发端于这块热土上。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有三千多年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我国八大古都中,有四个即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都在河南境内。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都是在河南诞生的、并以河南为主要活动舞台。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商鞅、李斯、姜尚、苏秦、张仪等人,也是以这块土地为舞台的。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刘禹锡等等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中华英才。可见,在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画卷中,河南占有十分壮丽的篇幅。因此,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中原地区。
2007年,河南省经济总量突破15000亿元,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五位。河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2007年,全年工业产值达到7508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河南是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板块最大的经济省份,特别是最近几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大力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使这块土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城镇化方面,河南大力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中原城市群由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开封、平顶山、许昌和漯河等九个城市组成。九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60%左右。中原城市群目前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包括新乡市在内的各个中心城市都在快速发展。
河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2007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