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论农村,要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原崛起和中华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巨大成就;河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对新农村建设论坛演讲稿范文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全局性的,它不仅涵盖经济建设,而且涵盖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五个方面中,都包涵了对农民素质提高的内容,特别是像“乡风文明”一条,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哪能实现乡风文明!还有“村容整洁”,如果农民都不讲卫生,哪能实现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致的,二者也是相辅相承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应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一个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历史的过渡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后,一个宽裕的整洁的文明的民主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将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具体材料请详见: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值此天高云淡、秋色宜人的季节、又当为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而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的时刻,我们大家会紧中原名城河南新乡市,举办“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十分及时、十分得题、也十分受到与会者的欢迎,我衷心祝愿这次高层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我演讲的题目是《新农村建设和中原崛起与中华复兴》。
截止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其中农村人口72750万人,占总人口的55.1%,农村人口还占多数。所以,农村建设的状况、农业发展的快慢、农民生活的好坏仍然关系着全国发展的大局。党中央一贯重视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历史性地提出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2006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向题的决定》中,再一次强调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论农村,要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原崛起和中华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有过众多的创造发明,出现过许许多多灿若群星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只是在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我们自身的封闭,才渐渐落后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希望。早在1956中,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波折、几度探索,终于在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巨大成就。
据统计,我国的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居世界第11位,到2006年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