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传感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协调。相对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我们将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大型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南京、无锡、苏州等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推动软件、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并进。三是特色产业集聚和优势企业壮大相促进。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培育壮大一批重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和重要产业基地,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竞争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际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新的重大科技创新,谁能把握先机,更早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我们将把技术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我省制造”向“我省创造”转变。一是牢固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更大的力度促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运用的主体。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从体制层面、政策层面、利益层面采取更加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基地,进一步提高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占领制高点。人才高地建设是增强我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有利时机。我们将在加紧培养人才的同时,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水平发展。
三、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积极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投资拉动和人才支撑相结合、内生动力和借助外力相结合,举全省之力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把我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是加快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建设沿海特色产业基地;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建设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打造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我们鼓励更多的海外资本投向沿海、更多的跨国公司落户沿海,努力形成国际资本竞相涌入、优质资源加快汇聚、优势产业蓬勃兴起的生动局面,推动沿海地区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开放型经济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利用外资已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尽管增幅下降较多,但市场份额仍然有所提升。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严峻挑战,我们将着力强化外资、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