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绿色增长是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的主基调,也是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要求。近年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产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立足于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寻求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现就我公司近三年来节能减排的举措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2007年以来,我们顺应行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融入中国建材“大建材”战略,借助合作平台,大力推进区域内水泥资源联合重组,先后在赣南、赣东北和福建省福清市重组四家民营水泥生产企业,不仅提高了产业集中度,而且通过市场协同,形成了赣南、赣东北两大核心市场,有力地拓展了福建市场,减少了恶性竞争,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努力维护水泥市场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突出主业上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在资源富集、市场区位优势突出的地区,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三年来,我们先后在于都、万年、瑞金等地建设1条2500t/d、 1条3000t/d和2条5000t/d干法生产线。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我们在2007年拆除了仅有的2条湿法窑熟料生产线,淘汰46万吨落后产能,以实际行动促进行业结构升级。
二、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目共睹。2007年以来,我们总结已有余热发电建设经验,对新建生产线同步建设余热发电站,对重组生产线逐步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站,陆续建成7条余热发电站。目前公司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49.5mw,实现了所有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备余热发电的目标。三年来,公司余热发电共发电2.4亿度,相当节约标煤8.78万吨,减排co2约21.08万吨当量。
在生产工艺上,我们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努力降低能耗和资源综合成本。组织技术人员在熟料煅烧工段实施技术攻关,探索无烟煤和贫瘦煤煅烧新途径,降低对煤炭品质的依赖。2009年在下属的赣州生产基地无烟煤、低质煤比例由35%提高到了75%以上,吨熟料耗标煤明显下降,年节约标准煤约8000吨。我们还进一步加大了原燃材料、混合材替代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率。2009年,玉山和赣州生产基地均实现脱硫石膏100%替代天然石膏。
三、推行对标管理,提升技术经济指标运行水平
我们连续三年推行对标管理,把同业对标作为降低能耗、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2009年,我们定为“对标管理决战年”,进一步强化了对指标的量化控制,加大了监控、改进及考核的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对标决战,设备运转率、台产明显提高。稳定的工况为降低能耗奠定了基础。公司吨熟料标煤耗同比下降5.89公斤,节约标煤4.35万吨;吨水泥工序电耗同比下降3.55度,节电3355万度。通过不断调整配料方案,熟料强度明显提高,吨水泥耗熟料比较上年下降4.26%,煤耗和电耗相应降低。
四、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一是推广电机变频节能技术,降低电耗。2009年,我们投资1647万元对各生产基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