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正文
20年党赞演讲材料

气毛遂自荐当上了负责人,而后因我的工作尽职尽责被选为班长。但我觉得这不够,通过努力工作,我又在学生会里当上了助理,我还选修了第二学历。我就像一条忙碌的小鱼,穿梭在教室与教室和教室与办公室之间。

忙碌的确可以让人忘记一些不快,但是那只是暂时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都忙得身心疲惫又怎会快乐?特别是自己的课程很多的时候,又有很多工作要做,那时,压力会悄悄地降临。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太贪心,什么都想做!

那时, 我是班里的团支书兼副班长,还是学生会的助理。每周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而我却天天都莫名其妙地郁闷、焦虑、心烦,不能专心于每一件事。有一天我把我要做的所有事情写在一张纸上,竟然将整张纸写满了!我看着这有大堆事情,满脑子都是诧异。我静下来,开始寻找原因。我之所以焦虑、心烦是因为我把所有的事都堆在一起,都想完成他们,却没有先后,就像一个人有很多理想,却没有一个最重要的,最后将一事无成!

理想太多便成了没理想!没有理想便没有了信念,没有信念便看不到路的方向,没有方向,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希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世间美好的东西总会瞬间消失,唯有信念永恒。拉瑟福德说过:“我们应当认真努力去增强我们的信念,信念的每个增强都是生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一种扩大。”

既然信念这么重要,我们在选择信念时就必须慎重。信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生成功与否。

进入大学,我参加了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希望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加入党的组织。

共产主义是个崇高的理想。一些人不愿入党,怕的是达不到党员的要求,怕的是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其实,这种想法的根源是因为思想不过关。许多人入党前胆小、自卑、不善言语。但是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们进步了、模范了。因为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要调动全身心的热情投身社会实践。经过重重锻炼,我们会发现有一种脱胎换骨、意气风发的感觉,各方面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个人有了信念就会朝着这个确定的目标前进。前进的路是当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要的就是这些困难。焦裕禄说过:“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具备这种不怕困难而且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一种勇敢、大无畏的精神。想要把青春经营好就不能对自己的青春不负责,谁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空白,谁不想自己的青春焕发光彩,谁不想经营好自己的青春。信念是青春路上的指明灯,指引我们坚定地往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进。

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下空白,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下遗憾!让我们的青春发出永远美丽的光环!


2011年党在我心中征文(4):

 
于是,我就在小伙伴中“发誓”:我也要像雷锋一样受人尊敬,做个好人。后来,听爸、妈说雷锋还是个共产党员,也就是这时候,我才开始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朦胧的概念:共产党是好样的。当然,中国共产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他有多大?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同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对党的好奇而埋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后来,我上了小学。在那里,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故事,讲“小英雄雨来”、讲“韦拔群”......说到他们是为了革命,为了全中国的解放而同敌人英勇斗争、流血牺牲。说真的,那时的我不懂“革命”是个啥东西,只是听老师说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在流动党员座谈会的发言
       工商部门有关税务的报告
       市环保部门领导就职讲话
       县林业部领导的就职报告
       有关追寻的脚步的励志演说
       做一名合格的纳税人
       关注残疾人的演说稿
       有关消防安全的演说资料
       推行普通话的应用发言
       有关青春话题的发言稿
     
    迁迁督促会讲话
    系学生计划
    购买公务用车的请示
    中秋幽默短信5
    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闭幕会讲话
    电力公司职员个人总结
    浅析人大信访的定位与效能
    农行会议上的讲话
    党员学习材料怎样搞好第二批保持…
    财政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计划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2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
    200年人口普查方案
    200年小学德育活动
    中学200年学雷锋实施方案
    200民政局开展清明节实施方案
    200年深化殡葬改革方案
    200年商家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