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正文
邮政部门纪念建党演讲稿

滴的小事上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后来,我了解到耿师傅是局里的骨干,业务精通,工作起来认真负责,放在哪个岗位都让人放心,而且她是一名共产党员,由于表现突出,年年都被选为支局的先进。一次加班,她又在吸烟,看见我不解的神情,她告诉我:“我参加工作之前,是军区某部的一名文艺战士,那会我们经常要下部队慰问,由于饮食不规律,患上了肠胃炎,慰问途中犯病时,疼得腰都直不起来,那时条件艰苦,缺医少药根本无法进行治疗,队长让我上担架,可我怎么能连累战友呢,部队的教育是轻伤不下火线,我咬牙坚持,不仅不上担架,而且连背包都不用别人背。有一次看我实在坚持不住了,陪同的地方干部掏出香烟递给我,说你试一下也许能好点,也不知道是不是烟草的作用,吸完烟疼痛也减轻了许多。直到现在,只要一加班,不能按时吃完饭,我的肠胃就疼,所以我要吸烟来缓解一下。虽然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好改了,不过,闻到淡淡的烟草味道,我就会回忆起我那段艰苦奋斗的军旅岁月。正是那段日子,锻炼了我。”听了耿师傅的经历,我对她肃然起敬。

耿师傅不仅兢兢业业对待工作,而且还是一名献血模范。十几年来,每年献血她都踊跃报名,献血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量的多一半。她这种行为让很多人不理解,有的讽刺她是为了出风头,有的笑话他缺心眼。耿师傅听到这些议论,并不把放在心上,一到献血,仍然毫不犹豫冲在前头。

随着接触的加深,我们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问起这件事,她告诉我:“这还得从部队说起。就在自己复员的那一年,四川省山洪暴发,部队参加抢险,连文工团的男同志都上了一线,在抢险当中,演出队队长的发生意。

外身负重伤,急需输血治疗,可由于没能找到匹配的血型,结果因公牺牲。”听到消息,耿师傅哭了两天,不仅因为队长是她的入党介绍人,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而且耿师傅知道,自己和队长血型相同,要是自己当时能在旁边,也许。这种自责一直伴随着她,因此每到献血的时候,他都要积极参加,她想的是,作为党员自己多尽一分力,让每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能够及时得到救助。从那以后,我暗暗把耿师傅作为自己的榜样,定下目标,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不久在耿师傅的教导和帮助下,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党组织。

后来,因工作需要,我要调到其他支局工作,在离开之前,耿师傅把一枚党徽赠送给我:“到了新单位要好好干,别给党员丢脸。”

如今,虽然耿师傅离开整整10个年头了,但是,睹物思人,每当我捧起这枚闪闪发亮的党徽,仍然能够听到耿师傅在我耳边殷殷叮嘱:要记着,你永远是一名党员。

2011年4月18日。

平凡的岗位不懈的追求。

世纪城邮局值班局长王桂兰。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90年征程岁月峥嵘,90年征程金光灿烂。

作为一名1985年入党的,有着26年党龄的普通党员,我把为邮政事业争光添彩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把对党的忠诚幻化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演绎为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

党永远在我心中,在党的生日之际,我要郑重地向党汇报;在从事邮政工作的近20年中,我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邮政系统百优先进个人,首都服务明星,1998年至连续11年北京邮政优秀党员、先进个人。

爱岗敬业是我坚定的信念。

我担任值班局长已有12个年头,我认为,值班局长是窗口服务的延伸,是移动的营业台。

从我做值班局长的那天起,我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家在我心中主题演讲稿
       中学军训成果汇演演讲稿
       金融类员工反腐倡廉演讲稿
       拒绝沉迷网游主题演讲稿
       金融类客户经理优质服务演讲稿
       爱护水资源演讲稿
       社保服务职工演讲稿
       见习教师欢送会演讲稿
       乡村网站开通领导发言稿
       鞋服厂家订货会上演讲稿
     
    煤矿法制宣传教育计划
    人才实施意见
    学习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素质…
    街道社区党支部调研
    我身边廉政勤政好公仆
    医院三月份抗旱救灾总结
    申报节能管理先进集体材料
    好简历是这样写出来
    学习三个代表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让企业腾飞工作意见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部门统计巡查工作要点
    县党委部门及基层站所工作方
    检察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林业部门发展情况报告
    环保部门单位总结
    烟草部门客户领导工作总结
    邮政系统工作总结
    交通局部门工作总结
    党校部门工作总结
    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