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晚上好!
近些年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但近来上网、读报,“创建节约型社会”一词频频映入眼帘,成为点击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节约?怎样节约?这就是我今天作讲座的两大主题。
一、为什么节约
(一)从大的方面看(我国的自然资源总体形势):从总量上看,享有“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美称。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都已找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8种,中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居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形成了“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的强烈反差,所以说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1、我国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大国。但我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现有13亿多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0多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用世界上7%的可耕地来养活世界22%的人口,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我国水资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又加上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导致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据预算到年,中国每年将缺水318万立方米。全球现有80个国家、20亿人口处在缺水的边缘。按按目前利余可采储量和能源费量来看,煤炭还可以开采60年,石油还可开采13年,天然气还可以开采40年。
3、我国电力资源:最近几年供需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从"略有剩余"变为"总体平衡",再到"总体偏紧",供需矛盾从2002年开始显现。“供三停一”(供电三天停一天)、“拉闸限电”、“错峰用电”这些词汇成了老百姓的日常用语,目前全国还有17个无电县,约1.1亿人口没有用上电。
4、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如: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迅速1999年,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4.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灭绝;水体污染严重;垃圾包围城市等,大气污染严重目前,我国500余座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列。
(二)、从小的方面看(我们的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设备多,设备好,运行成本高,有近1000个水龙头,2000多盏灯,300多台电脑,200多台空调,目前学校是邻水县用水、用电大户之一平均每月水电费高达4万多~5万,高峰期达6万多,全年水电费达50多万元。去年我校在建设节约型学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做到无长明灯现状,无长流水现象,但也还有一些浪费现象,不节约现象:如吃零食,就餐剩饭等等,消费有攀比心理等。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